第643章:新时代的降临
幸好熊审不是死在交战的当时,或是亡故在兵败回国的路上,要不然楚国和晋国绝对没完。
根据这个叫芈远的人说法,回国不到几天的熊审就突然薨了,死因有点难以进行辨证,猜测是猝死之类。
说起来也真是特娘的悲剧啊!
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之内,几个强国的国君先后入土,迷信一点都该好好地想一想老天爷到底是怎么了,一连有国君故去是不是在发出什么警示。
哪几个强国先后有国君逝去?去年齐君吕环死在女人肚皮上,今年晋君姬周在病榻咽了气,还有楚君熊审死在外出游猎的战车上。
齐君吕环就不用说了,活着的时候没干成什么事情,还让齐国变成那副模样,齐人不去破骂、挖墓、鞭尸就罢了,怀念个蛋蛋。
倒是晋君姬周和楚君熊审在位期间成了不少。
晋国当然是从一再内乱中重新稳定下来,并且化解了晋国西边和东面的危急。这些成绩未必是姬周策划,却是得到他的点头执行,功劳怎么都要算一份。
不要看楚国在“沫之战”战败,楚君熊审在位期间巩固了楚国在南方的霸主地位,一度打得吴国失去半壁江山,成功地架空了几个小型诸侯国为兼并打基础。这些都算是实打实的成绩。
事实上,作为一个领导人,哪怕那个领导人每天吃饭、睡觉、玩女人,只要国家的发展不错,功劳都会给算上一份。而这算是明摆着“潜规则”的一部分。
讲一句更实在的话,要是没有领导人的任命(哪怕是被迫),那些有本事的人,他们有那个舞台去发挥吗?所以说功劳有他们一份,没毛病的。
吕武有些懂了。
算一算时间的话,晋国出使楚国的人应该还在路上,等于楚国不是得到晋君薨逝的消息才派出使节团到“新田”。
应该是楚君熊审先薨逝,楚国派出使节团到半路得知晋君薨逝的消息,他们因为路途的关系,搞得像是来对公子彪继位进行观礼。
这样算起来,楚君熊审的薨逝要早于晋君姬周,由于两位国君的薨逝时间相距不远,也许会在后世的一些作品中被带上一种“冥冥之中”的色彩。
“我会派使节南下……”吕武停顿下来,不太好说是参加楚君熊审的葬礼,还是去参加楚国储君熊招的继位大典。
芈远心里大大松了口气,试探道:“你我两国皆有国君薨逝,亦同有新君继位,不如且先罢战?”
罢战?吕武怎么可能贸贸然做出什么回应。
话说,楚国为什么要寻求与晋国的停战?是楚国的国力不行了,还是楚国又爆发内乱,乃至于吴国又双叒叕雄起啦?
如果是上面那些情况,晋国就是咬牙苦撑也非得跟楚国拼了不可。
什么晋国新君彪年幼之类?年幼了好啊!
国君年幼,国家大小事务是元戎和众“卿”在拿主意,省了头顶上有个家伙胡搞乱搞,晋国能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跟楚国掰腕子。
吕武用怪异的目光打量芈远几眼,问道:“可是贵国君位归属有所不妥?可要我国相助?”
这并不是在嘲讽、讥讽什么的。
别看晋国和楚国是敌对关系,关乎一国正统继承问题的方面,国君与国君是不分家的。
可能现代人会不理解,然而春秋时期的敌国出兵帮忙扶正君位是一种常规操作,事情办完了又继续打生打死也不奇怪,只是一般会化干戈为玉帛。
说白了,国君是独一档的生物,大臣和贵族跟国君并不在同一档。各国的国君,他们对于维护君权的立场是一致的。
“并无!”哪怕楚国在君位上真的出问题,芈远也不会承认啊!
吕武想了想又说道:“可需我放归子囊?”
芈远再一次想都没想,说道:“我国并无此人。”
卧槽?
无情!
不愧是战败后需要有人承认责任自杀的楚国,不拿被俘的令尹当个人是一种常规操作。
吕武见完了来自楚国的芈远,休息了一小会又见来自齐国的晏婴。
每每一国发生了大喜事和大丧事,一般就是各国借机交流的机会,谈成或谈崩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地方。
进屋的晏婴先行礼才坐下,开口说道:“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
干么!?
这是逮住晋国元戎,玩起了现场版的凡尔赛吗?
强调晋国现在玩的套路,基本上都是齐国玩剩下的咯?
“齐何至于此?”晏婴问得一脸认真。
什么意思?
别说,齐国光是吃齐桓公的老本,还真能吃一辈子!
齐桓公创下的一些事业惠及了太多的人了,不光齐人需要缅怀,各个诸侯国也要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