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开挂的人生也需要解释
下午5点差一点点,坐在对局室内的李襄屏,他突然感觉到有点懵。
必须提别注明一句的是;这里说的“懵懂”并没有其他歧义,不是说他这个时候突然发病了,突发头疼脑热感觉有点头晕之类的,而是那种真真正正的突然进入发懵状态。
那么职业棋手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他突然进入发懵状态其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位职业棋手突然出现失误了,并且是那种等他下出手之后,他自己马上就能意识到的那种失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可能发懵。
很明显,在今天这盘棋当中,当比赛进行到现在这个时刻,李襄屏就出现这种情况了:
他刚刚落下一手棋,这是全局的第178手,然而等到对手很快落下全局第179手之后,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出现失误。
于是在下一刻,他立马感觉有点懵。
李襄屏出现失误当然并不奇怪,先不说他仅仅是个正常人类棋手,而“人类棋手犯错几乎肯定无法避免”,这应该算是一条“普遍真理”了。
光凭今天这盘棋的情况,李襄屏犯错的概率其实就很高——
在上辈子的时候,李襄屏曾经看过一个比较另类的研究:职业棋手在什么情况下是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呢?
嗯,在上辈子的时候,李襄屏当然对这个研究过程没有任何兴趣,他只对研究结论有所兴趣,因此到现在这个时候,他也就记住这个比较另类研究的研究结论了。
这个研究指出,职业棋手通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失误:
第一,当这位职业棋手刚进行过形势判断,他认为自己的形势已经占优,假如这位职业棋手自己非常看重这个判断,他认为这个判断已经和最后的胜负直接有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职业棋手很可能就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进而诱发失误。
第二种情况:当这位职业棋手需要进行思维转换的时候,比如前一分钟还在思考如何搏杀,满脑子死活杀气之类,然而等到下一分钟,他就需要开始考虑如何收束,如何定型,需要计算各种官子的大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棋手同样很容易出现失误。
今天很不幸,貌似这两种情况,那好像全被李襄屏占了呀。
他在下那手棋之前,他刚刚进行过一次形势判断,他认为到那时,也就是棋局下到170多手时,自己已经取得明显优势了……不,李襄屏当时的真实想法:他是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这个“压倒性优势”有多大?李襄屏自己点过目后,他点出自己的白棋有80目弱,而黑棋最多最多也只有76到77目,自己的盘面都已经反先,并且还多出这么多,再多2目那自己都可以倒贴了。
如此大的优势,那当然可以认为是“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襄屏认为自己已经“胜定”,他进而产生一点情绪上的波动,这当然也算非常正常。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其实也恰恰是李襄屏需要进行思维转换的时候——
因为当李世石吃住中腹那条大龙之后,这盘棋从全局20多手就延绵开的激烈中盘战其实就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进程,那其实是进入正常收束和官子阶段,李襄屏应该去考虑如何定型,如何安全运转。
这当然是个很明显的思维转换过程。
只可惜在当时,李襄屏并没做好这个思维转换,他竟然傻不拉几去点什么目,去进行什么形势判断。
于是就这样,李襄屏在第一时间出现失误了。而等到他意识到自己出现失误后,他开始在对局室里发懵。
而就在李襄屏发懵的同时,研究室众人当然也在研究他这步失误了,或者说评估他这步失误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张大记者紧张的盯着马晓飞:“马小,怎么样?你算过之后怎么样啊……”
不能怪张大记者如此紧张,因为李襄屏的那步失误非常明显呀,明显到连张大记者都能看出损失很大。
根据张大记者自己的判断:棋盘上多出178手和179手交换,白棋至少白白亏损5目以上甚至还要更多。
这几乎就相当于一手棋亏出去一个贴目呀,如此大的亏损,那张大记者当然紧张。
而在重新审视棋局的马组长同样紧张,不过在重新清点一遍目数之后,他的表现稍微松缓一点:
“还好还好,襄屏这手棋虽然莫名其妙吧,幸好他之前的本钱够足……”
张大记者直接打断他道:“你现在点过认为襄屏还领先多少吧?”
“嗯……白棋现在还是80目弱,不过黑棋这里一下涨这么多,黑棋也过80目了……81目?81目还是82目……”
听到马晓飞报出具体数字,张大记者同样表情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