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13章 体育竞赛

确实, 如果太过恐怖的话,恐怕观众们只会去看一遍就被吓跑了。

“不过,”艾琳娜陷入了深思, “实际上, 大部分戏剧作品,观众们也并不会多次观赏,对吧?”

尤其是在当下,一部歌剧时常需要四五个小时来完整演绎。

“或许, 我们可以考虑在午夜时分安排场次,”她灵机一动,“如果观众数量不多,就减少到每周只演一场。”

没准还会成为“只在周末午夜上演的恐怖戏剧”的都市传说呢。

“说的也是,”珍妮特不由得点点头,“这种就是……招牌一样的存在吧?”

对一家小音乐厅来说,有个招牌还是挺重要的。

艾琳娜掰着手指头说道, “而且, 完全可以安排那种……谁敢来午夜剧场看一次恐怖戏剧的挑战, 让那些被吓到的人拉上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挑战。足够吓人的话,甚至还可以设置一个奖金池, 如果能够完整地看下来,甚至能看两次、三次, 都会有一笔奖金, 哦,还可以给他们打造一个‘勇敢者徽章’, 看的次数足够多的话, 就换成其它材质的,我想, 这种证明自己足够大胆的徽章,应该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伊丽莎白和珍妮特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天啦,艾琳娜,你简直就是个天才。”

“这么说,连我都想去看看这部恐怖戏剧,挑战一下自己了,”珍妮特感叹道,“更别提那些男士了,他们一定会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气,争先恐后地来看这部戏剧。”

“还有那些喜欢恶作剧的人,”伊丽莎白笑道,“比如我,就很想给约翰和西蒙送一张这样的票。”

既然这部戏剧还是有市场的,艾琳娜便继续往下写下去了。

恐怖电影的类型繁多,但从视觉呈现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血腥暴力的画面,如一些杀人狂,直接触及人们对死亡的原始恐惧;另一类则侧重于心理层面的压迫,借助无形的鬼魂营造幽深的恐怖氛围。

有人或许认为,外国观众更偏爱血腥暴力的场景,而对心理层面的恐怖不以为然。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对。譬如《女巫布莱克》、《鬼影实录》和《招魂》三部曲等影片为例,它们同样以心理恐怖为主题,并在国际上广受好评。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但表现手法上却有许多共通之处。

因此,艾琳娜便决定利用好这些前辈的心得,给予这个时代的人们一些小小的精神震撼。

舞台离观众毕竟还是太远了,所以她想在观众席上就做出一些装置的改变,比如说,当鬼魂出现的时候,便在厅里用鼓风机制造阵阵阴风——简易的手动鼓风机早就出现了,譬如一些铁匠铺里的风箱,大型的机械设备或许需要再研究一下,不过没关系,现在是工业革命的时代,而且她有钞能力。

对于这类戏剧而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营造惊悚氛围和节奏,相比之下,剧本的复杂性或许显得不那么至关重要。

在艾琳娜冥思苦想着吓人方法的时候,欢乐之家也开始着手宣传着谜题晚宴。

“欢乐之家的新剧目啊,”在家里看报纸的欧文,在《斯特兰德报》的最新一期瞥见这个新闻,上面详细地介绍了“欢乐之家”,用红极一时的《灰姑娘》来让观众们回忆起这个音乐厅,欧文确实也被勾起了回忆,兴冲冲地对家人说,“还记得之前我们一起去看的《灰姑娘》吗?”

他回想起上次路过考文特花园时,因为对“陪审员游戏”改编的谜题晚宴充满好奇,便决定去欢乐之家一探究竟。结果,他误打误撞购买了四张《灰姑娘》的门票。虽然父亲和兄长对这部戏剧兴趣不大,但母亲却满怀期待,于是他们便陪着母亲一同前往那家小音乐厅,共同欣赏了那场演出。

不得不说,《灰姑娘》能在报纸上被谈论那么多天,确实有其魅力,即便是那些对戏剧毫无兴趣的哥哥和父亲,也不得不为那惊艳的变身舞台效果所折服,更不用提母亲了,她看完之后还约上了好友再去看了一遍,那一周,都在往家里买各种各样灰姑娘的东西。

首先,母亲对灰姑娘那条标志性的大裙子情有独钟。她特地询问了音乐厅的门童,得知了裙子的制作裁缝店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预订了几条与《灰姑娘》中相似的华丽裙子。接着,她对水晶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裁缝店告诉她,那些晶莹剔透的水晶鞋只是舞台道具,但母亲还是买了几双浅蓝色的、镶嵌着水晶的鞋子。

不仅如此,她还在音乐厅买了一堆灰姑娘的纸娃娃和卡牌,以及配套的卡册、传单……,桌上铺上了灰姑娘家的同款桌布,墙上贴着灰姑娘的墙纸,挂着灰姑娘的油画,还给隔壁邻居们送了灰姑娘的贺卡,甚至拜访邻居和好友,用的也是印有灰姑娘的名片,都是那经典的蓝色大裙子水晶鞋形象——是的,在灰姑娘走红后,印刷厂迫不及待地将海伦的周边产品都给灰姑娘用上,欢乐之家甚至专门开了一个柜台来卖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