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08章 倩女幽魂

艾琳娜所说的“大新闻”, 正是她为亡灵们准备的一部情节剧。

在威廉写信给他抱怨名声的时候,她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不过主要还是因为最近《怀特的故事》让吸血鬼名气太盛, 来个亡灵的故事分摊一下观众们的注意力,也是一件好事。

提到“亡灵与人的爱情故事”,艾琳娜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聂小倩”。自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这个经典传奇, 历经几个世纪,依旧拥有许多改编文学和电影, 《倩女幽魂》这部电影更是让它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在这个时代,关于亡灵的故事大多是以恐怖、疯狂、罪恶为主题, 与哥特文学那种阴郁、神秘的基调不谋而合。艾琳娜的《鸦羽之宅》和恐怖屋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亡灵的这种负面印象。

即便在哥特文学的世界里,亡灵与人的爱情故事也少之又少, 似乎没有专门的作品去歌颂那种跨越生死的感情。

这与其历史背景不同, 人们普遍认为死亡之后的灵魂将会去往另一个世界, 人与死者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而留在人世间的亡灵通常是邪恶的存在, 与这些邪恶存在的爱情,当然非常危险, 即便有和亡灵的爱情,也很少以浪漫的方式存在,更多与罪恶和惩罚联系在一起。

就像《呼啸山庄》中的男主角,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 他仿佛感受到了死去爱人的召唤,最终放弃了自己深埋的复仇计划。这种爱情虽然充满执念,但大多带有强烈的毁灭性,与其他温情浪漫的爱情故事大相径庭。

同时,19世纪的社会阶级制度严格分明, 爱情和婚姻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情感的自由选择。任何与超自然力量相关的爱情都容易被视为对社会秩序的挑战,不符合当时人们对于家庭、婚姻以及社会关系的期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鬼恋”就完全没有市场,这时候流行着哥特文学和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如果能将《聂小倩》进行本土化的改编,加上一些飘来飘去的魔术效果,应该能像《怀特的故事》一样,吸引大量观众。

“你是说,《怀特的故事》第二部?”好不容易空闲下来的弗朗西斯饶有兴致地询问道,“我听说这部戏剧将你父亲的《王子复仇记》都拽了下来,还有同行雇佣帮派成员来打你们演员,真的假的?”

弗朗西斯和亚瑟在完成大歌剧的创作之后,便如同两个废物一样,天天瘫在坎贝尔家里,因为弗兰西还在打仗,这次是和另一个国家开战,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回去。

等他们闲够了,才拿起报纸,查看起最近流行的戏剧风格,这一看差点没让他们惊呆,没想到他们看着长大的欢乐之家,到现在居然能拳打考文特花园剧院,脚踢德鲁里巷皇家剧院,简直战斗力爆棚。

现在他们连剧院都买得起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同行竞争嘛,”艾琳娜不在意地道,“爱德华已经请了几位保镖,想来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确实,尽管那则被吓疯的新闻影响了恐怖屋的游客,但是也让那些同行们见识到了欢乐之家的邪门之处,业内如今流传着“欢乐之家的演员们全都去恐怖屋进修过,对如何吓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加上三人出战,三人全疯的战绩,一时间,在剧院们暗流涌动的时候,欢乐之家竟平静得无事发生。

加上那几位身高近两米的健壮保镖,光看外形都十分惊人,更没有人敢打演员们的主意了。

尽管弗朗西斯和亚瑟是出色的作曲家和剧作家,在歌剧这一行算是行业翘楚,但他们对情节剧并没有什么偏见,还特地偷偷向爱德华要票去看,不信邪的弗朗西斯被其中的大暴雨浇了一身,不得不在音乐厅更换衣服才灰溜溜回家。

亚瑟十分丢脸地表示,“整个音乐厅的观众都穿上了雨衣,就他没穿。”那些观众看他们就像看傻子一样,想不到这部戏剧已经表演近两个月了还有不听劝的人。

还好五月已经变热,不然弗朗西斯可能都要感冒了。

在看完这部戏剧之后,弗朗西斯感叹自己居然没有参与进来,错过了那么有意思的戏剧,因此在听到艾琳娜的新计划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打听了起来。

“这是一个亡灵和人的爱情故事,”艾琳娜简单地改编了一下这个故事,“一位死于非命的贵族小姐,灵魂被困在一个废弃的……修道院里,被一个叫‘姥姥’的亡灵掌控着她的遗骸,能够命令她引诱一些男士,让姥姥夺取那些男士的性命,而男主角是一名……年轻的学者,没有受到她的引诱,以为她是真人,并提出要帮助她,直到一位好心教士听到了他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