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剧院同行一头雾水
同行们对欢乐剧院的成功确实措手不及。
作为欢乐剧院本次社交季的最大劲敌——坎贝尔先生由于自家儿子在对手家充当间谍, 能接触到许多“一手消息”,对欢乐剧院的成功还是能预料到的,但他比较气恼的是, 爱德华没有把更多的“有用情报”带回来。
“他们的剧作家到底是谁?”坎贝尔先生几次三番催促儿子赶紧弄清楚欢乐剧院的底牌,“是不是传闻中的那样,剧作家其实就是剧院的持有者?”
对于这么大的秘密, 爱德华只能无奈地表示,“我就一个经理助理, 怎么可能接触得到那么隐秘的内幕?!”他眼睛一闭就开始胡乱编排,“那位剧作家极为神秘, 只和剧院经理单线联系。虽然sh……他在剧院里的确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但至于是不是老板, 我真不知道。”
说着, 他瞪了一眼在餐桌另一边看笑话的艾琳娜。
坎贝尔先生叹了口气, 勉强被敷衍过去。“也是,”他点点头, “你是半路进去的员工,这么短时间内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也正常。”
其他剧院就不一样了, 德鲁里巷剧院正因内部管理风波焦头烂额,无暇顾及社交季的风云变幻。他们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甚至只能勉强表示:“祝贺欢乐剧院,这也许是市场转型的信号。”
曾以情节剧闻名的兰心剧院则明显气不过。据说其经理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 怒骂欢乐剧院“用特效和噱头欺骗观众”,并讽刺《超人》“不过是一场用机械堆砌起来的热闹空壳”。“如果观众想看巨人和巨怪,不如直接去马戏团,这可比剧院便宜多了。”
谁也没胆子回他说马戏团的那点地方,连巨人的一条腿都塞不进去。
那些有艺术追求的剧院, 比如环球剧院,对机械效果、视觉奇观漠不关心,“之前看《午夜少女》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会继续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结合的路线,”私底下的剧院经理感叹道,“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抛弃了艺术追求,彻底投向商业化的怀抱,唉……”显然,他们认为欢乐剧院正走在一条错误的路线上。
相比之下,更多的小型剧院则采取了更务实的态度。他们开始认真研究如何在自己的剧目中引入机械效果和视觉奇观以吸引观众。一时间,戏剧行业涌现了许多“巨人传奇”“怪兽对决”的模仿之作,甚至还有一些小剧院将经典的爱情悲剧包装成魔幻冒险的奇观戏。
然而,这些尝试很快暴露了问题——机械效果对幕后团队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适得其反。许多剧院在尝试后才猛然意识到,欢乐剧院的制作团队早已是行业顶尖,而这支队伍的核心成员,正是从考文特花园剧院换来的,这让他们顿感棘手——谁不知道坎贝尔先生为了打造这只专业的团队东奔西跑,找遍整个大陆,才凑齐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啊?他们上哪去找第二只那么专业的队伍?
“考文特花园剧院可真是亏大了。”加里克戏剧俱乐部里,这些同行们嘲笑道,“要不是他们将团队借给了欢乐剧院,恐怕《超人》都不会有那么成功。”
“这话也不能完全说得那么绝对,”一位资深剧评人反驳道,“欢乐剧院有钱、有计划、有资源,他们会找到所需要的人才。没有坎贝尔先生的团队,或许他们还会去弗兰西或莱茵挖人,成功是迟早的事。”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超人》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挥舞着锄头挖墙角。
制作团队在剧院成功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顶级幕后团队成了欢乐剧院的当务之急。为此,爱德华将目标锁定在了卢恩顿赫赫有名的德鲁里巷剧院。
作为两大皇家剧院之一,尽管他们已经被内部的管理风波弄得一团糟,但在之前,他们可是卢恩顿戏剧舞台技术的先锋之一,旋转舞台、升降装置……这些复杂的机械舞台都是他们率先研发,他们的布景师以精细的手工布景和实物搭建闻名,与考文特花园剧院那种恢宏壮丽的布景风格齐名。
在艾琳娜的金钱攻势和《超人》续作的诱惑下,爱德华很快从德鲁里巷剧院挖走了一批技术精英。这一动作直接激怒了德鲁里巷剧院的持有者,以至于他在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谴责这种“赤裸裸的掠夺行为”。不过,对于卢恩顿的戏剧圈来说,这种场面早已见怪不怪。
另一个遭殃的则是沙德勒剧院,这是一家位于郊区的老牌剧院,以舞蹈、动物表演、哑剧和壮观的娱乐表演闻名。曾经,他们在舞台上建造巨大的水箱进行“海战”表演,被誉为“航海剧”的发源地。随着专利法的取消,沙德勒剧院顺势转型,将重心放在莎比亚的经典戏剧表演上。剧院经理塞缪尔先生是一位公认的天才演员,他的精湛演技为沙德勒剧院带来了最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