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风靡弗兰西
当莱茵人被来自卢恩顿的书籍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时候, 随着口碑的发酵,即便口口文学极为发达的弗兰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样的作品。
弗兰西向来都是最开放的, 上个世纪,在放荡主义的潮流影响下,整个贵族阶层都在享受纵情声色的乐趣。国王身边有着一系列情妇, 名义上都是别人的妻子。在国王的带领下,贵族们也纷纷加入了这一场声色犬马的盛宴。他们每天都在精心研究勾搭要领, 甚至总结出理想情人的标准,争先恐后地追求着别人的妻子和名声显赫的交际花。
与此同时, 贵妇们也不甘示弱,普遍拥有着自己的公开追求者, 大多也是别人的丈夫。
这时候的联姻, 是真正的“用婚姻维系两个家族的利益”, 婚姻只不过是婚姻,并没有爱情的参与。
为了应对社会的需求, 教会甚至设立了一个独特的机构,专门对男性的“能力”进行检查, 将结果公开公布,毫不隐瞒,贵族们争先恐后地去检测自己的能力拿出来炫耀——虽然这个制度在如今早已被废除,成为一段历史的尘埃。
到本世纪, 普通的口口已经满足不了弗兰西的贵族们,药物、鞭笞、以及刺激的口口小说成为了新的潮流和热门话题。
如果说在卢恩顿,贵族们还需要顾及家族的体面和公众形象,那么在弗兰西,这一切都已经放到了台面上。
对弗兰西的上流社会来说, 《梦中奇旅》这类作品的描述似乎还有些过于谨慎了——去掉那层梦境的设定,剩下的不过就是和现实生活别无二致的直白描写而已。
不过,虽然贵族的私生活无比开放,但不得不承认,口口小说文学却并未与之同步发展。原因很简单,开放的只是贵族,社会整体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道德约束,而且,弗兰西人普遍认为,直接的口口描写十分粗鄙和低俗,诗意的语言、象征性的文字和暗示性的描述,才显得更为高雅,更有深度。
“我们真是错得离谱,”夜里,不知道有多少看过“卢恩顿药方”的帕利斯人感慨,“口口小说要什么高雅和深度!”
“我之前到底在装什么啊?”
书展开始第三天,艾伦先生的现货小说便已经被预订大半了,除了零散的客人,更多的订阅者来自大大小小的书店、塞纳尔河边的众多小书摊、流通图书馆、各大俱乐部……总而言之,从这天起,露西表哥再也不像之前大手大脚、随意挥霍着样书,不得不时时关注库存,计算存货,确保满足需求,生怕出现断货的尴尬局面。
“我之前到底在大方什么啊?”露西表哥不禁自嘲道,“居然把那么多书送了出去,虽然效果确实很好,可现在看看,存货根本不够用啊。”
他那时候可真是太过自信了。想当初,他听说艾伦先生的书在卢恩顿常常出现断货的现象,而那些书只能靠预订,甚至还得等上几个月,那时他只是听了一耳朵,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如今眼睁睁地看着书籍飞速减少,他心里顿时一阵焦虑,忍不住想起了卢恩顿的赫尔曼前辈,明明有前车之鉴,到底是什么给了他自信,觉得艾伦的书不会卖得那么快啊?!
同事们看到露西表哥这么焦虑,也安慰他说:“并不完全是你的错,我们也没想到三部曲会这么畅销。我原本还以为,这种书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稍微受些阻碍呢。”
他们的观点并不无道理。以往从卢恩顿引进的那些正经书籍,往往因为背景和文化的不同,在弗兰西并未获得太大的热度。即便有些书籍在卢恩顿很受欢迎,但一旦到达弗兰西,便没能引起太多的共鸣,很多时候它们只能以少数知识分子的圈子为目标读者群,且销量不高。
即便换成口口小说,他们自己看过,感受过,也难免带着某种刻板的印象,觉得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可能会“水土不服”。
但实际情况是——
“恐怕比卢恩顿还要受欢迎啊!”计算了一番订货的数量,露西表哥忍不住惊叹道。
这也不难理解,卢恩顿的社会相对保守,口口小说的读者群体就那么多,圈子就那么大,即便能吸引一些圈外的读者,数量也是有限的。而弗兰西,尤其是帕利斯,读者的基数显然要广阔得多,更不用说,来自外国的出版商纷纷涌入,带来了更多的需求和供应。
再加上赫尔曼的小印刷厂与弗兰西最大出版商的印刷能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读者没有买到书籍,进一步给订书数量打了折扣。
因此,露西表哥和团队本着“文化差异”的预期,谨慎地在订货数量上做了一些保守估计,考虑到可能的“水土不服”,还少算了一些。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一巴掌——订货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简直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