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第一场模拟考一共花费了三日, 江芸芸花两天半写了五张试卷,隔壁三个考乡试的三人,却都因为题目太多,只能一天一张卷子, 保持良好的节奏。
批改卷子是倒着交叉的, 出卷是顺序是江芸芸出黎循传的, 黎循传出祝枝山的, 祝枝山出徐衡父的,徐衡父出江芸芸的, 现在批改的顺序则是倒过来。
江芸芸改徐衡父的, 徐衡父改祝枝山的,祝枝山改黎循传的,黎循传改江芸芸的。
所有人的试卷都被送到他们的案桌前, 江芸芸打算挑灯批改, 争取今日事今日毕。
三人也跟着留堂学习了。
刚考完考试, 所有人的精神还格外亢奋, 忍不住讨论起自己的那套试卷来。
“我那个易经的题目好难, 我有两道不会写, 我完蛋了。”徐经焦虑说道。
“别说了,我那个四书考了大学, 我大学学的最差了!”黎循传也跟着哀嚎。
“我的诗经题也太刁难了。”祝枝山无奈说道。
只有江芸芸最是镇定地坐在一侧,慢条斯理开始分发试卷。
“你写的这么快,怎么还能写的还这么满?”黎循传看着属于江芸芸的那套卷子大为吃惊, “我出的你都会写?”
县试是没有具体字数要求的,只要你言之有物, 圣人之言, 字迹端正, 但就这样的考试,一场考试大概也就不到三十人能通过考试。
它是连考四天,但每天考完都会在第二天出成绩,只有通过的人才能参加第二场,依次筛选下来,可能一开始一两百人的考试,到最后一场只剩下四五十个人还坐在号房里,就这样,大概也只录取一半的人。
“是你下手轻了,这几道题都比较简单。”江芸芸笑眯眯说道。
黎循传欲言又止。
——不是,他也是卯足了劲的,你这样说这样显得他很没用。
“乡试的考试也是考一场走一场吗?” 江芸芸看着他们的卷子,随口问道。
“乡试考试分为三天,从八月初九开始为第一场,第一场最为重要,五魁首的选择大都以这一场为标准,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经义一篇限五百字,四书一篇限三百字,十二日为第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章、表各一道,其中论限三百字以内;八月十五日考第三场,试策论五道,策论要求‘务直述,不尚文藻’,须一千字以上。”祝枝山解释着,“和之前的考试并不一样,他是择优而取。”
“这个诗经里的题目有些难,出出题目为难人还行,真要是评价好坏……”五经中治易经的徐经为难说道,“我有点看不来。”
“不如五经的内容让黎公看看。”一直在边上不说话的黎风见缝插针看看。
屋内四人大为吃惊,面面相觑,没一个先说话的。
“虽说如今重四书,但五经到底关乎魁首。”黎风继续说道,“难道你们不信黎公的眼光。”
大家自然连连摆手。
“黎公不是正在给你们出试卷,也正好摸摸你们的底。”黎风紧接着又说道。
黎循传摸了摸脑袋:“我的水平,祖父不是早知道了嘛。”
黎风被人拆了台,也不生气,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
黎循传莫名打了一个哆嗦,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最后看向江芸芸。
江芸芸一本正经抽出徐经的四道五经题,认真说道:“能让老师指点,那是我们的福气啊。”
“正是。”人精祝枝山也跟着递出黎循传的卷子。
“芸哥儿的五经很简单,也要祖父看吗?”黎循传问道。
黎风微微一笑:“说起来也是芸哥儿第一次考试,不若都让黎公过过眼,也好考教考教他的水平。”
众人的目光终于看向江芸芸。
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终于知道黎公好端端来这一出是为什么了。
江芸芸一脸无辜,皱了皱鼻子,小手大气一挥:“都给老师看看!”
黎风也不等黎循传说话,直接把拿一叠纸捞回来,笑说着:“好嘞,就不打扰你们批改卷子了。”
黎循传看着黎风兴高采烈的步伐,又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桌面,突然说道:“祖父偏心,要给你开小灶。”
“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江芸芸抱臂,也跟着不高兴说道,“你都提前放假了!”
一侧的祝枝山慢慢悠悠说道:“你若是想要,我把你的送过去,想来黎公也是很愿意多批改一套的。”
黎循传怂了。
——还是不去挨骂了。
“我看看书,你们快改。”他掏出一本闲书,开始兴冲冲看着。
“你看的是什么?”江芸芸眼尖。
黎循传晃了晃书皮,得意说道:“就林思羲新开的那家书店,不是说专门出话本,还是市面上稍有的配有图案的话本,图案不是还是唐伯虎他们画的吗?现在出了一本样本,让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