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来人正是多年不见选娘。

当年第一次见她时, 江芸芸初来乍到,选娘也才是三十出头的妇人,如今九年过去了,她瞧着黑了, 也消瘦了许多, 但整个人却也精神了很多, 神采奕奕。

“好久不见, 江同知。”她落落大方行着礼。

江芸芸看着她出神了片刻,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惊奇的念头。

当年江芸芸异想天开想着能不能改进水稻的品种, 让它的产量提高, 这个想法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些天真。

她只能给出浅薄的书本上学过的办法,甚至没法给出更深入的知识,但她后来在琼山县也跟着百姓种过一会地才知道这事有多难。

种子, 水流, 泥土, 肥料, 天气, 甚至是时间和金钱, 这些都是土地生长中必不可缺的东西。

少一样都是变数,带给百姓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只是现在她看着选娘笑脸盈盈地站在自己面前, 突然心底生出一阵期冀。

“是水稻有什么进展?”她小心翼翼问道。

选娘笑说打趣着:“当年可是江同知信誓旦旦画出宏伟愿景,如今倒是问起我来了。”

“真是促狭,快进去说吧。”徐叔笑着摇头, “有人看过来了。”

选娘没有直接入内,反而转身从马车内拿出一盒包裹严实的盒子, 还有一本手掌厚度的册子。

“总算不负所托。”她入内, 站在江芸芸面前, 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来。

江芸芸一怔,随后大喜,上前一步,一时间不知道眼睛先看哪里:“是,是水稻有新的发现?”

选娘信誓旦旦说道:“是。”

她把手中的盒子递给徐叔,然后翻开手中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时间,亩数,还有当年耕种的心得,还有零零散散的想法,光是一年就有一指的厚度。

“前几年我们选的种子都是南直隶附近的,虽都是好种子,也培育出非常好的种子,但过不了两季就会坏一大半。”

选娘指着其中一年的册子上说道:“当年我找了很多精于耕种的老农,他们每次都能给出很多问题,当年天气太热,穗出的少了,慢了,要不就是水少了,要不就是觉得沤肥没弄好,其实都有这个道理,但我自认为所有的不足,还不足以酿成大错,尤其是天热水少,乃是天事,不单只对我们这几亩地产生问题,所以我对比了六亩地,我们的耕种没有区别,找的佃户也是很勤劳肯干的,那问题是不是更深层次……”

选娘脸色严肃,翻开下一页。

“我认为是种子的问题。”她说着,摸着已经发黄册子上的文字,“我回溯了这一批种子的来源,我很早就做过这个记录的。”

江芸芸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不敢相信写下这些内容的人要花多大的精力,承受多大的压力才能仔仔细细,事无巨细地把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

“你觉得是育种的问题。”她半晌之后问道。

“对!”选娘声音微微提高,“我认为就跟一碗甜水一样,一开始很甜,但我舍不得放弃这碗水,然后一直加水,可到了第三轮,这碗水不甜了。”

选娘回忆起当年自己坐在田埂上的日日夜夜。

当年的田结不出穗来,佃户们议论纷纷,更有甚者觉得这事简直是怪事,觉得是不是老天爷单独惩罚他们的。

“我觉得是我前三年的办法出现了问题。”选娘目光涣散了片刻,随后又说道,“我突然想起你说过的办法,男人和女人能生孩子,那种子和种子也该是可以的,所以我想着我是不是应该从别的地方拿到别的种子,不在南直隶附近。”

江芸芸听着她声音逐渐兴奋起来,有一瞬间的恍惚,但更多的是高兴。

她年轻时不懂事的胡言乱语,竟然真的能带来变化!

人工育种!

这位久经农事的妇人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去北直隶买了六种种子,北直隶目前能种水稻的地方很少,只有六县二州即邢台、徕水、香河、宛平、房山、满城和昌平州与遵化州,我想着我们隔这么远,总归会好一点的。”

“可有变化?”江芸芸追问道。

选娘眼睛一亮:“有!巧的是那一年夏天走得快,而且雨量很少,七月就有些凉意了,我们都以为要坏事了,谁知道那地里有几株竟然已经结穗了。”

江芸芸一听就知道是有新品种出来了。

“我大喜过望……”选娘翻到那一页的册子上,那一页的边角已经起毛,字迹也有些模糊了,可见是时时刻刻被人翻看着的。

那一株稻穗饱满,高大,在一众蔫哒哒的稻谷中是这么显眼明亮。

“我把那几株稻谷分类保存好,本想按着老办法,明年请出一块地重新种,但想着既然是重新开始,那地也应该如此,所以后来特意又买了三亩地,单独种植。”选娘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