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百二十章

钦差队伍其实是没入城, 那消息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要不说蒙古人嚣张,蒙古的队伍在自家地盘晃晃悠悠了一圈后,远远瞧见了钦差队伍,撩闲一会儿后然后主动跑到城门口报信的。

——积极得很!

守城的人都听傻了, 但也不敢掉以轻心, 只好去衙门报信了。

你说这巧不巧, 准备来看看这次到底如何大败蒙古人的钦差队伍, 和刚大败而归但脸皮厚的蒙古人撞在一起了。

便是一向思想跳跃的江芸芸也听呆了。

“那钦差队伍呢!?蒙古人喜怒无常,快把钦差队伍接进来啊。”秦铭连忙说道。

“这, 这直接放进来吗?”陈继犹犹豫豫问道, “万一他们在屁股后面跟着呢。”

秦铭一听也没声了,扭头去看江芸芸。

江芸芸一时间也觉得棘手。

“这次来的蒙古人是哪一部落的,是之前跑得那个吗?他们现在在哪?”江芸芸三连追问。

守城的士兵摇了摇头:“没立旗子不知道具体是谁, 但听声音应该还是永谢布的。”

“哦。”江芸芸松了一口气, “不是那个小王子来给人撑腰就行, 等钦差队伍来了之后, 只管开城门让人进来就是。”

“那万一他们趁乱……”秦铭犹豫不决。

“你知道汉朝时, 凡是死了钦差大都是什么后果吗?”江芸芸继续掏出已经冷了的蒸饼, 冷笑一声,“也想跟楼兰一样被写进诗里是不是。”

“就是不知蒙古这次有葫芦里买什么药?”寇兴忧心忡忡说道。

“可别还不甘心, 又打算卷土重来吧。”

“那怕什么,现在三营都留了不少人在城内呢。”

众人说话了几句没听到江芸的意思便扭头看了过来。

只见江芸芸已经三下五除二把手里的蒸饼吃完了,大眼珠子一闪一闪的。

“你这饭量还挺好。”秦铭无奈了, “都什么时候还惦记着吃的。”

“人还年轻,还要长身子呢, 胃口大是好事, 匆匆过来, 饭也没吃几口呢,别饿坏了身子。”寇兴对老管家说道,“去拿些糕点来。”

江芸芸露齿一笑:“谢知府,我只是在想与其担心不知道来不来的蒙古人,不如担心马上就要来的钦差队伍,怎么好端端让这么多人,是不是朝中有什么交代?”

—— ——

朝中自然是每天都有事情的。

大年初一正旦节,兰州大捷的喜报入夜才传到皇城,陛下大喜,当场在大宴仪上赐酒同饮,文武百官一个个喜气洋洋。

江芸的名字再一次口口相传。

小太子喜不胜收,也跟着凑热闹喝了一杯。

“等兰州折子传来,定要第一时间递上来。”陛下消瘦,不带血色的脸难得多了几丝红晕。

三位内阁大臣对视一眼后又各自移开视线。

整个春节,京城都围绕着兰州的事情,再也没有比这个还热闹的事情了。

——那江芸宛若天将,一箭就射道那百米之外的大旗了。

——都说那城门本破破烂烂,可那日却用攻城车都没攻进去呢。

——我还听说那江芸一箭射穿那大将的脑袋!

——那江芸不是读书人吗?怎么还会射箭?

——我就说他江芸是文曲星下凡,不然哪来这么聪明的人啊。

——兰州城内不是有三个营吗?怎么这次胜仗的风头都在江芸哪?

——你不懂,江芸,你听说了吗,那敌方大将见面只认江芸呢,这说明什么?说明江芸牛啊。

本在京城备考的唐伯虎激动得再也呆不住了,溜出门打算去吹吹牛。

正碰到有人在酒楼说这事,就立马凑上去,只是听了一会儿就有点不高兴了。

有人觉得江芸是在谎报军情吹牛!给自己立名声!

“是不是吹牛,等折子上来就知道了,你们在这里做什么评断。”有一个文气的中年人不悦说道,“这么厉害怎么不见你去内阁啊。”

“就是就是。”唐伯虎立马附和道。

“哎,你们这些吹捧江芸的真是奇怪,我质疑几句,你们急什么。”

“没用的人才逞口舌之能,有本事你也去兰州走一遭啊。”那个中年人嘴巴毒,加上那不屑一顾的淡淡神色,简直是杀伤力加倍。

唐伯虎抚掌,大声附和着:“才大志疏之人总爱夸夸其谈,都说驴骡无知,伏食如故,还真是不错。”

“确实。”那中年人看了过来,两人对视一眼,莫名觉得双方神色的狂傲之气非常对胃口。

“不材者,生长漫婆娑,原来腹内都草莽。”中年人和气说道,“我瞧着你倒是好皮囊,来坐。”

唐伯虎大喜:“这位先生也瞧着就是义薄云天,才华冠世的才貌双全之人。”

那中年人给唐伯虎亲自给倒了一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