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蒙古人包围兰州的计划失败, 悉数退回蒙古草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京城。
京城震动,一时间有点搞不清这事的走向。
不是刚被包围。
不是说要江芸。
怎么就突然击退了。
还有这个支援的‘王’旗是谁家的旗帜。
“王守仁,好耳熟的名字?”朱厚照看着折子上的名字震惊问道。
“就是之前修编《大明会典》的总裁,王尚书的大儿子。”冯三凉凉说道。
朱厚照登基道现在还没怎么见过外臣, 只觉得这个耳熟, 却一时想不起来。
“原先这王守仁原先是自请去修景泰城的, 一去就是四年, 也该早早就召回来的,好歹也是年轻的新科进士, 青年才俊, 不知怎么了就一直回不来。”冯三又暗搓搓说道。
朱厚照拧眉:“是了,我想起来了,我记得是去修景泰城的, 是个苦差事, 景泰城修得如何了?”
冯三委婉说道:“修建城池哪是这么容易的, 总是需要时间的。”
朱厚照捧着折子沉默着, 随后叹了一口气。
“这次因为他父亲致仕, 听说他自己也要去哪里做驿丞的, 但旨意被战火挡住了,没有及时送过去, 但也还好没回来,人在景泰城,关键时刻, 察觉不对,带着建城的百姓和士兵去救援, 不然兰州哪里能这么快就脱险。”
冯三看着朱厚照把秦知府的折子看完, 这才继续一脸唏嘘。
“爷都不知道有都惊险, 当时外城的城门全都破了,没赶得回内城的人全死了,那可怜见的,没一个活口,蒙古人可真不是东西啊。”
朱厚照一听,果然皱眉。
“周围的兄弟卫所为什么没有赶过去救援,那不是比爬大小松山来的要快一些吗?”他怒声呵斥道,“如此都是贪生怕死之辈,留着有何用,我要把他们都革职了。”
“说不定也是担心蒙古人狡诈,怕中途杀个回马枪。”冯三贴心为人解释着。
“还有刘瑾,到底怎么做事的,有谬误之处修了便是,怎么还让人致仕了。”朱厚照终于想起来王华是谁了,“之前江芸及冠时,我见过他,他现在应该也才六十吧,正是做官的年纪,人呢,走了没,快召回来,让刘瑾去道歉,此事我怎么毫不知情。”
朱厚照不悦说道。
“还有他儿子……王守仁,先留在兰州,你去拟旨,先大肆封赏。”他想了想又说道,“后续让内阁去安抚,奖罚都要安置下去。”
冯三点头应下,却并没有离开。
“还有事情?”朱厚照不解问道。
“听闻这次肃王府被冲击了,死了不少人,幸好王爷王妃没事,就是听说世子御敌,带领自家家丁上了城墙,但伤得不轻,要不是最后王主事来了,怕是……”冯三低声说道。
“倒也有些魄力。”朱厚照赞道,“然后呢?”
“肃王府对这次兰州的护卫很不满,认为他们没有远见,兰州的知府也觉得不服,觉得已然尽心竭力,兰州卫那边也不服气,觉得士兵损耗过半,守卫兰州是尽心竭力,现在三边互相弹劾的折子现在还压在内阁呢。”冯三小声说道。
朱厚照敏锐问道:“内阁不是最不耐处理这些事情吗?此事还牵扯到藩王,不该直接送到我这里吗?怎么还压在哪里了,里面还说了什么?”
冯三眉眼低垂,声音轻柔:“肃王认为军队和衙门懈怠,才导致这次守城不利,要求严惩,衙门那边认为,他们依然尽力,衙役损耗很严重,米粮全部上供,炮火不足非他们之过,兰州卫那边却说这两年都没有拨军需了,要他们自筹,衙门压着土地数据,不给他们多余的土地,造火炮价格不菲,所以炮火的数量才上不去。”
朱厚照听得眉头紧皱:“所以到底怎么回事,让内阁仔细查,炮火到底为何不足?”
冯三想了想说道:“前几年,江秘书在的时候,各地的军需都是按时拨款的。”
朱厚照了然。
说来说去,成了内阁和兵部的事情。
兰州三方对骂,原来是骂给京城听呢。
内阁压着,怕是在想解决的办法。
“都拿来,我看看。”朱厚照冷脸说道,“此事要倒查,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其实说起来,内阁也很委屈。
因为这几年收成都不好,最重要的浙江也是乱的,赋税收不上去,他们和六部也商量过钱的分配问题,奈何各部各个都说自己的事情是紧急的,耽误不得。
这几年年岁不丰,赈灾的不少,浙江之前平叛就花了不少钱,所以库中也实在没有余量了,内阁只好各自收紧钱袋子,其实也不止兰州,边境九镇都是自筹粮食的,只是兰州倒霉,这次因为蒙古的袭击,此事被彻底掀开帘子,暴露在世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