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14章 诸葛亮司马懿刘协之辩

皇宫,寝宫内。

张仲景正在为甄宓把脉,一双眉头紧紧皱起,而这也让一旁的刘协看得有些心惊肉跳。

俗话说得好,不怕中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眉眼低。

连张仲景这样的当世医圣给甄宓把脉都露出这样的表情,这说明甄宓的病症比想象的要麻烦得多。

很快,张仲景把脉结束,感叹道:“果然不是简单的肺疾,难怪以华太医这般高明的医术也束手无策。”

听闻此言,甄宓的脸色微微一白。

而刘协的心也随之沉了下去。

莫非连张仲景也治不好这病吗?

华佗也叹道:“此肺疾乃是贵人先天便患有,我虽从医多年、游历四方,但却也从未碰到过这般病症。”

“不知仲景兄可有办法医治?”

对于张仲景的医术,华佗是十分相信且佩服的,如果世上有人能治得好这病,那就只能是张仲景。

张仲景闻言淡淡一笑,说道:“若是再早上几年,我恐怕还真的没办法。”

“但这几年来我在终南山潜心整理医书药方,于一卷医书中看见过类似的病症。”

“五行之中肺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肺肾同源。”

“欲要治贵人的肺疾之症,当从脾脏切入,健脾补肾,则肺疾可愈。”

张仲景侃侃而谈,叙说治疗甄宓病症的办法。

华佗听完后则是露出恍然之色,同时用笔不断在随身的小册子上记录着。

刘协听不懂张仲景所说的这些中医理论道理,所以直接开口询问道:“先生有没有把握治好甄贵人?”

张仲景拱手道:“治好甄贵人的病症并不难,唯一的难点在于贵人如今怀有龙嗣,许多药的药性于胎儿不利,所以需要仔细斟酌药方。”

“请陛下给臣三个月的时间,定能让贵人痊愈。”

张仲景的语气从容不迫、充满了自信。

刘协自是大喜,拉着甄宓的手道:“爱妃你听到没有?张先生能治好你的病症,你只需要安心疗养便是。”

甄宓此时也很激动,她本来都已经做好了等死的准备了,如今竟再度迎来了希望。

“是,陛下。”

甄宓眼眶微红,轻声回答道。

刘协为了她的病可是花了太多心思,甚至都把张仲景这位名声极大的神医给请来了。

“好了,你安心修养,切勿再胡思乱想了。”

刘协伸手帮甄宓擦去眼角的泪水,柔声安慰道,情绪是很能影响病情的。

随后他就带着张仲景以及华佗离开了寝宫,并对他们二人道:“两位先生只要能治好甄贵人,那么等到天下一统朕开办学宫之后,便会将医家列入其中。”

“届时二位先生可入学宫中教导学子医术,将医家发扬光大,传承千载。”

刘协浅浅地给二人画了一张大饼。

当然其实也不算画饼,因为开办学宫的想法他很早就有了,这也和他以后要进行的科举制度改革息息相关。

诸子百家的传承和文化那么多,诸如医家、农家、墨家等等都极有用处,他日后要开办学宫把这些都列为学科供人学习,就像是后世的大学专业一样。

如此才能更全面地筛选有用的人才。

张仲景和华佗闻言都瞪大了眼睛,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神中看见了震惊之色。

医家虽说影响力不小,但从来没有和儒家一样被列为官学,而天子居然打算让他们医家入学宫?

“臣定当竭力!”

张仲景第一个回过神来,无不激动地说道,饶是以他的心性都没办法在这个承诺面前保持平静。

他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医术能传承下去,能救治更多的人。

而这个机会如今摆在了他的眼前!

刘协笑了笑,勉励了二人几句后便离开了,连步伐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

讨伐马超结束后,刘协每日需要处理的事情就变得繁多了起来。

首先是关于群臣的封赏,其次就是俘虏的那些西凉军如何整顿,以及迁都之事。

长安已经收复,迁都自然也要提上日程。

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

不过迁都是一件庞大且繁琐的事情,需要做的准备有很多,都得他这个天子去过问。

他这个当甩手掌柜的天子都这么忙,如诸葛亮、司马懿这些被他拉来当牛马的臣子们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减轻大臣们的负担,刘协把留宫处理政务改成了轮班制,而今日负责在宫中协助处理政务的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他们二人被刘协留下来一起用膳。

普通百姓都以为天子顿顿山珍海味,但这在皇宫里是不存在的,因为无论是刘协不喜欢奢华而崇尚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