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63章 册封郭贵人,马匪截杀

天子率领大军击溃叛贼、同时斩杀马超的消息,在很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马超的头颅与尸身被悬挂在城门楼之上。

长安城所有的百姓都看得一清二楚。

百姓们得知此事后无不欢呼雀跃,家家户户简直比过年了还要高兴。

要知道长安城被围了大半个月,几乎就要破城,死亡的阴影就像是一座大山笼罩在所有百姓的心头。

而今这座大山终于被移走了。

许多百姓都跑到城门楼下对马超的尸身围观唾骂不止,更有一些富商觉得不解气,扬言要出钱请工匠用精铁打造一座马超的跪像,令其永远跪在长安城外,供人侮辱。

由此可见百姓们对马超有多么痛恨。

毕竟勾连异族围困帝都,这是十恶不赦的罪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造反要更加过分。

不过有人得骂名,自然有人得美名。

其中袁熙、高览、贾诩、赵云等一众保卫长安的大功臣都收获了满满的声望。

如袁熙贵为司空,却亲自上城墙杀敌;高览为保护普通百姓而身中三箭;贾诩在守城战中深受重伤。

赵云则于万军之中斩杀逆贼马超。

这些事迹都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经过士卒和百姓们的口口相传,为百姓们所称颂。

刘协对于这些事情并不关注。

他如今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比如那些战俘的处置,阵亡将士们的抚恤,参与了守城、以及为了守城而死的百姓们该如何嘉奖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他来过问。

因为如今贾诩重伤,郭嘉、司马懿、诸葛亮等人都在外出征,留在他身边的仅有法正与杨修、陈宫等人而已。

分担压力的人少了,自然需要他这个天子多多出力,没有多少偷懒的机会,一连好几日都在忙碌。

未央宫,宣室。

法正将一份奏折呈上,并拱手道:“陛下,这是朝中对于在长安攻防战中身死以及受伤百姓的嘉奖建议,请您过目。”

刘协正在批阅奏折,闻言揉了揉眉心,伸手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但只是扫了一眼后,他便大皱眉头,满脸不悦地说道:“简直荒谬!岂能这么安排?”

“长安之所以能够在马超那贼子的进攻下得以保存,除了将士们奋力搏杀之外,百姓亦出力极多。”

“那些在守城之战中身亡和受伤的百姓,理应享受和军中将士们同等的待遇,军功抚恤一样不能少!”

“发回去,再议!”

刘协随手将这份奏折丢了回去,现在他越发觉得身边没有靠谱的人辅佐是真不行了。

这样的奏折也能呈到他的面前。

为了降低抚恤的成本,竟然缩减到那些阵亡百姓头上了,真不知道朝中那群人怎么想的。

要真这样施行,要是再碰到类似的情况,谁还愿意拼命守城?

“是,陛下。”

法正松了口气,拱手应下。

他的看法和刘协是一样的,不过他人微言轻,有些事非他所能议论,除非刘协问到他的头上才行。

就在法正准备退下时,刘协又喊住他,问道:“文和的情况怎么样了?这都五日了,还没醒过来么?”

距离长安保卫战结束已经有五日时间。

不过贾诩到现在都还没醒。

这让刘协未免会感到担心。

法正道:“启禀陛下,臣昨日去中书令府上探望过,中书令气色已经好了很多了。”

“想必再过不久就能醒过来。”

刘协这才点了点头,就在他打算吩咐宦官送一些补品到贾诩府邸上时,赵云忽然来报。

“陛下,中书令求见。”

赵云走入宣室道。

由于高览受伤,所以宫中禁军暂由赵云统领,保卫皇宫的安全。

“哦?快快带进来!”

刘协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朱笔说道。

赵云拱手退下。

很快,贾诩便在两名宦官的搀扶下走入了宣室,不知是不是受伤损耗了精气神的缘故,贾诩看起来瘦了不少。

以往合身的衣服眼下穿在身上都有些宽大了。

“臣,参见陛下——”

见到刘协之后,贾诩神色相当激动,艰难地下跪行礼,动作一丝不苟。

刘协见此起身上前去搀扶,并说道:“文和你身上还有伤,何必这般多礼?”

“来人,给中书令赐座。”

然而贾诩却满脸泪水,泣不成声地说道:“臣蒙受陛下天恩,感激涕零,无以言表,臣实在是……”

他说着说着便说不出来了。

只有泪水不断滑落。

从昏迷中苏醒之后,他得知了叛军已经被击溃、马超被斩杀的消息,同时也得知了天子为他亲自吸出淤血的举动。

前两个消息都还在他的意料之中,直到他听到后面那个消息时,当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