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当年贞公主对李恪昭暗生情愫,在人前却从未流露半分,只偶尔于盛大场合相逢时得体寒暄,再隔着热闹人群,不着痕迹多看他两眼。
因为她是蔡国公主,她的婚事是父兄手中棋。
身为棋子只需听凭摆布,若有自己的想法,那便是荒唐狂悖、轻浮不端。
而她向来是最能让父兄安心顺意的公主,最合格的棋子。
谁也不知,“李恪昭”这三字是贞公主循规蹈矩、端庄驯顺的人生里仅有的一次脱序。
那份不能被任何人知晓的情生意萌,是她少女时不期而遇的一场隐秘、美好、无闲杂旁人可以窥视的梦。
惟有在这梦中短暂沉迷时,她才不是贞公主,也不是谁的棋子。
只是个会面红心跳、欢喜失落、期待彷徨的少女田姝。
如今她已成婚数年,幻梦早醒。
过往所有关于李恪昭的记忆与悸动,只是独属于当年那个少女一人的秘密。深埋在心中不见天日,偶尔不经意间渗出点带着遗憾酸楚的百般滋味。
仅此而已。
她今日着银狐氅登门实属无心。
李恪昭那件银狐氅是蔡王去年所赠,而她这件则是前些日子蔡王后才给的。
两人分别在不同场合得到各自的银狐氅,谁都不知对方也有相似的一件。
方才在中庭门前乍见李恪昭,贞公主心中不可克制地泛起了隐秘的欢喜涟漪。
可就在下一瞬,李恪昭便解了身上银狐氅,裹在妻子身上。
其实,半年前在布庄时她就看出来了,李恪昭待妻子绝非寻常贵胄公子们那般“相敬如宾”。
是赤忱交心,发自肺腑愿同妻子喜乐共融。
此刻这毫不犹豫的举动,更加佐证了当初的印象。
连与别的女子穿着相似,头一桩顾忌也是妻子的心情,不愿让她有半分疑虑与委屈。
这电光火石的短短瞬间,贞公主才起微澜的心立时归于平宁。
贞公主笑望他与夫人眼神交错,煞是羡慕,或许也有一丝遗憾落寞。
这般至情至性的婚姻,她曾梦过,却知永不会得。
*****
岁行云蹙眉,抬手搭在银狐氅细绳上,眼神中写着:我不冷。
李恪昭右手背在身后,轻拽下她的胳膊,眉梢轻抬回她一瞥:不,你冷。
当着贞公主的面,岁行云也不好放肆胡来,只能忍下满心复杂的波澜起伏,看他冷漠得体地向贞公主执礼。
岂料贞公主反先他一步盈盈下拜,庄重诚恳:“今我国邦因天灾而起**,饿殍遍野,国祚不宁。恳请缙六公子援手,赈灾济民于水火。万望……”
“公主言重了,请起。”
李恪昭也郑重回礼:“在下客居仪梁数年,蒙蔡王君照拂,于蔡国膏粱亦有所享,此时解囊,义不容辞。”
语毕,携了被两层大氅裹圆的岁行云同迎贞公主进厅奉茶,随后便命人取来早已备好的一匣金。
“茶就免了,不多叨扰贤伉俪。总之,大恩不言谢。”贞公主捧匣浅笑,辞礼别过。
*****
送贞公主出门登车后,岁行云唏嘘一叹。
她留意到,自李恪昭将那匣金呈交贞公主后,贞公主便一直紧紧抱在怀里,连登车时也未曾将之假手于人。
“公子,有件事,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何事?”李恪昭转头觑她,耐心地静候下文。
望着那车在雪中渐行渐远,岁行云有些为难地吸气鼓腮,又不知此话该从何讲起了。
很显然,李恪昭在贞公主心中是不同的。
否则不会那般清晰地记得,五六年前于城郊相迎时,李恪昭身上披的玄黑大氅是何模样。
但贞公主是个让人敬重的好姑娘,无非心中藏了点经年过往的少女情怀,不曾以此逾矩惊扰他人。
那只是她自己孤独而落寞的小秘密。
这时的姑娘们当真可怜,即便贵为公主也不能听从自己的心音,连将情意宣之于口的机会都无,只能任由父兄安置婚姻及余生归依。
岁行云心生不忍,踌躇再三后,还是决定不要做面目丑陋的长舌鬼。
久等不得她发话,李恪昭眉心微拧:“究竟何事?”
她解下银狐氅递过去:“无事。就想说,您方才将我裹成球状,定然显得我很蠢。”
“恕我直言,此刻你不成球状,看起来也并未聪明太多。”
李恪昭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未再追问,只道:“这件不要了,扔掉就是。”
你个败家玩意儿。
岁行云内心腹诽,口中道:“那我留着洗洗穿吧。瞧着您似乎也没怎么穿过,还新着。虽长了些,我夜里读书时裹一裹倒合适。”
自入秋后她蹿了个头,从前的许多衣衫便短了。
李恪昭让她自去寻府中裁缝师傅做新衫,她却只要了几身武服。
还有大半年就要离蔡逃命,到时哪顾得上收拾行李?非常之时,能凑活就凑活,等将来到了缙国安顿下来再做新衣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