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地逃龙(第3/4页)

在这充满生机的环境刺激下,他涌起了强大的斗志,誓要活着回去与深爱和关心自己的人相厮聚。

他当日因遇马贼与陶方在赵境失散后,曾有遐一段在山野游荡的日子,这时自能熟门熟路地采集野菜充饥。

想起自己可能楚诗次踏足这穷山僻地的人类:心中更泛起满足的感觉。

他被李牧偷袭的地点是赵国南方长城外赵魏两国边界处,所以目下以身在魏境的可能性大一点。只要登上附近的高峰,居高一望,那时倘能找到最易辨认的德水黄河,又或当年由赵往魏的路途,便可拟定潜返中牟的大计了。

想到这里,心情豁然开朗,认定了附近一座最高的山峰,咬紧牙龈朝上攀去。

不由庆幸这年来每天都勤力练武,否则这刻体力已捱不下去。

但见到峰顶山鹰盘旋时,又忍不住想起战死的周良和为主人尽忠的鹰王,热泪夺眶而出。

人是否天生自私的动物?为了种种利益,打着捍卫国家民族的旗号,残杀不休,这一切是何苦来由。

最可恨自己亦是这残杀战争中的一分子。

战争里根本是没有真正全赢的人,即使是战胜者亦须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情况自古已然,谁都不能改变。但战争仍是永无休止的继续下去。

即使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中,斗争仇杀亦从未息止干戈。

黄昏前,他再登上了其中一个高峰,大地尽收眼里。

一看下立时呆了眼睛。

在夕阳凄艳的余晖下,山原草野无穷无尽地在下方延展往地平极处。

后面则是陡崖峭壁,险秀雄奇。

虽见有河道绕山穿谷而过,但却肯定那并不是黄河。

左方远处隐见一处山坡有梯田叠叠,际此秋收时节,金黄片片,在翠绿的山野衬托下,份外迷人。

山坡后炊烟婕婕而起,看来会是村落一类的处所。

项少龙心中踌躇,肯定自己从未来过这里,唯一方法只有问道一途,但那说不定会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当晚就在一块巨石的隙缝内瑟缩了一晚,次晨觅路下山,才明白什么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

几经艰辛折腾,到午后才抵达山脚的丘原处。

他终决定到那村庄去看个究竟,连夜赶路,这时他的衣服勾破了多处,兼之多天未刮胡子,一副落泊的流浪汉模样。

虽说是逃亡,但在山野之中,不时见溪河萦绕,兼之秋林黄红交杂,景致极美,倒稍减孤清寂寞之感。

那炊烟升起处,在山峰上看来很近,但走了半天,村子仍在可见不可即的距离。

他趁天黑前摘了些野菜充饥,就在一个小湖旁过夜。

睡到深夜,忽有犬吠人声传来。

项少龙惊醒过来,知道不妙,连忙就近削了一节竹筒,躲进湖内水草茂密处,通过竹筒呼吸。

躲好不久,一队百多人组成的队伍扯着猎犬来到湖旁。

众犬在他睡觉处狂吠猛嗅。

只听有人道:“项少龙定曾到过这里,闻得犬吠声再逃之夭夭,今趟若我们能将他擒拿,只是赏金便够我们一世无忧了。”

项少龙听他们口带韩音,心中一震,才知道疾风一轮疾奔,竟把他送入韩境,所以只要往西续行,迟早可回到秦境去。

但回心一想,韩人既肯定他在境内,自然把往秦国之路重重封锁,这么往西行,只会自投罗网。

唯一方法就是先避风头,待敌人松懈下来,再设法潜返秦境。

此时有人来到小湖旁上高举火炬,照得湖面一片通红。

其中一人笑道:“若你是他,还不赶快溜之大吉吗?”

又有人道:“但犬吠仍是不休,可能他尚躲在附近。不若放了狗儿去追赶,我们不是更省气力吗?”

此议立得众人同意。

系索一解,五、六头猎犬立时箭般扑进湖旁的树林去,接着传来狼嗥犬叫的争逐厮斗的混乱声音,逐渐远去。

追兵们这才知道误中副车,猎大追的是附近的一只野狼,而非项少龙”齐呼啸寻犬去了。

项少龙湿淋淋的爬回岸上,知道自己已成了东方六国悬红通辑的头号战犯,除非回到秦国,否则天下虽大,再无容身之所。那敢停留,打消了到那村庄问路的念头,转身朝东而去,离秦国更是愈来愈远了。

这晚他逃回山区去,重施故技攀山越岭,犹幸韩国境内大部份都是山地,否则早给敌人追上。

知道身在韩境之内后,留心观察下,逐渐认出了其中一些高山河流的形势,心中大喜,遂朝着荆俊出身的荆家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