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13/21页)
卢安一面听,一面应道是,他开始领略到这个年轻人的厉害,追随卢方多年,他自然对主人深为了解,卢方的脾气固然是为跟夫人拌嘴而发,但实际上也是发给李益看的,他认为以一个长辈之尊,居庙堂之高位,受制于李益一个后生晚辈,心里不舒服,这顿脾气原是借瑟而歌,叫李益不要太过跋扈,如果卢福把那个话往上一回,卢方一个面子下不来,很可能真会两下反目。
可是照目前的情况看;李益绝不会低头的,而且还有意思豁上干了,所以他才叫卢闰英去转告那些话,自己来个避不见面,如果卢方还要闹下去,吃亏的必定是他自己,这件事根本还没有传出去,虽然闹到了王阁老家,但王阁老是个最谨慎的人,自然不会外泄,而李益却摆出了话,他可以闹得满城皆知,而且把题目也叫了出来,竟因家庭细务而以进退为胁,因私忘公,辜负圣恩,这个题目就足以把卢方多年辛苦建下的一点基业付之流水,即使卢方不递辞表,消息只要传开来,堂堂中书大臣居然以官位为儿戏,这轻怠职守,有负廷寄的复君之罪,卢方是万万担受不起的。所以卢安胆战心惊急着要回去把话告诉卢闰英,甚至私下去进诣一下主人,劝劝主人忍下这口气,跟这个年轻人没什么可斗的,因为李益在负气斥责卢福时,已经把话点明了,卢方对他无恩可言,有怨可溯,再要摆长辈的架子,就自讨没趣了。
卢安唯唯纳纳地陪了半天小心,然后才告辞而去,李益道:“卢安,既然只是这点小事,明天我就起程,不再去辞行了,而且也实在不便,因为我是由兵工两部合派的督工司员,跟中书门下两省所事是互为对立监督性的,原也是避避嫌,何况我是秘密离开,一直要到工地才公开视事,更不宜劳师动众,姨丈跟阁老有什么话,就告诉你好了,明天你出发时,到相国寺去接一位方子逸先生同行,然后出西城,在城外三桥镇上会合,这是高晖高大人吩咐的,他如此做,必然有道理。”
卢安答应了,赶紧地走了,李益把盏冷笑道:“哼!想用这一套对付我,他也真是油蒙了心!”
霍小玉愕然道:“十郎,你说的是谁?”
李益微笑道:“自然是我那位未来泰山,为了小红的事,他认为大失面子,借题发挥,想给我一点颜色看看,那不是自己在找没趣?”
霍小玉道:“十郎!别想那么多,卢大人很可能是真的有事情要找你,不单为这个,因为他也是个居官多年的人了,那会有这么孩子气?”
李益笑道:“才不是呢,我知道他是借题发挥,意思在告诉我,他了不起辞官不干,也不受我的威胁。”
“这话从何说起?你并没有威胁他呀!”
“他认为小红这件事就是我给他难堪,因为闰英就是拿我即将出巡督工,为他办事作为藉口,把小红聘下侍候我,堵住他的嘴,他心里很不好受,这样表示一下,无非是借着我姨娘为由,表示他不在乎,不领我的情,否则他自己的家务事,何必要吵到王阁老家里去,无非是做做姿态,让王阁老慌了手脚,帮着他来压我而已。”
霍小玉道:“这位大人也真是的,怎么如此不分好歹呢?你这是为他辛劳,他不见情也罢了,还来上这一手,岂不太让人寒心了,你这一趟不是白辛苦了!”
李益一笑道:“也不见得,我已经叫卢安把话递回去,明白地告诉他,这件事由兵部与工部札委的。他想不要我管也不行,他见情最好,不见情,我也有办法能制他,拚着多辛苦一点,来个实地苦干,在千万公帑中,给他省个九百万回去,然后把原计划中种种浮报不实之处,作成专案具陈,看看他怎么个交待法?”
霍小玉一惊道:“真能省下这么多吗?”
李益笑道:“当然了,事在人为,千万公帑一起化光可以不够,但只用十分之一,照样也能把事情办下来,只是经手承办人苦一点而已。”
“那又何苦呢?徒招人怨,吃力不讨好。”
李益道:“当然我不会故意如此做的,姨丈跟王阁老是明白的,我要是如此干了,第一个倒霉的是杜子明跟尤浑两个人,因为这原是那两个人经手承办的,中书门下两省,只是负责实议而已,可是这两个人遭了事,一定会把他们咬出来,那又不止这一件了,我谅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只是给他们个警告而已。”
说完又得意地笑道:“说狠话,而不做狠事,是为上策。兵法所谓,不战而屈之人兵。”
霍小玉望着他脸上狰狞的笑,心中微微有点寒意,虚──地道:“十郎,何必这么狠,就算卢大人对不起你,卢小姐对你可是仁至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