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下无花(第5/14页)

燕王只恐背腹受敌,急令后退,官军趁势掩杀,墙头箭雨不歇,燕军死伤惨重,颇有溃乱之势。

乐之扬见势不对,抢身而出,夺下一面盾牌,鱼翔鸟飞,穿过人群,跳上墙头,挥舞手中盾牌,从墙头席卷而过,弓手撞上盾牌,弓折箭毁,纷纷掉下墙头。

王府死士均是素练精兵,箭雨一弱,即刻压住阵脚、缓缓后退,一直退到端庆门前。经过一轮厮杀,王府外院尸横血流、满地狼藉,伤者断手断脚、肚肠暴露,发出凄厉惨叫,一声一声动人心魄。

官军倒下一片,又来一拨,人数不减反增,潮水一般从府门涌入。多人爬上墙头,围住乐之扬。乐之扬武功虽高,也难以一当千,身边刀枪猬集,如陷沼泽地里,竟然脱身不得。

燕王倚门苦战,也到穷途末路,身边死士越战越少,箭矢从旁飞过,不时有人倒下。燕王举目望去、心生悲凉,好汉难敌人多,空有满腔勇略,却输给了一帮庸人。

忽听身后一阵鼓噪,燕王一惊,心中闪过念头:“朝廷攻进了内院?”回头望去,内院中多出许多黑衣汉子,挺枪持刀,蜂拥而出,密密麻麻,不可胜数,为首一人盔甲鲜明,再也熟悉不过。。

“朱能!”燕王不胜惊喜,冲口而出。

朱能仗剑冲到,刺倒一个官军,叫道:“王爷,属下来迟了。”

燕王略一定神,问道:“这些都是盐帮弟子?”朱能点头,燕王举目扫去,盐帮弟子衣裳、兵器粗陋不堪,可是悍不畏死、勇猛过人,一个冲锋,便将门前官兵逼退,只是门窄人多,堵在后院,难以结成阵列。

燕王说道:“朱能,我率死士正面迎敌,你和道衍分军为二,从靖阳、永平二门出击,攻击敌军两翼。”

朱能会意,回头叫道:“高长老、淳于先生,你们随我来;陈舵主、杜先生,你们跟随道衍大师。”

盐帮首脑得令,各领一半人手,跟随朱能、道衍,穿过内院,势如两股黑色浊流,涌出靖阳、永平二门,绕过官军前锋,突然攻其两翼。

官军正与燕王恶战,突然遭袭,阵脚大乱,盐帮弟子趁势砍杀,将官军拦腰截成两段。燕王率军突进,与盐帮一纵一横,将官军切割开来,左右难以兼顾,前后不能相续,兵将两分,呼应不得,草草抵挡时许,纷纷掉头撤退。

燕军得势不让,追到王府大门。乐之扬跳下城墙,左手持盾,右手夺过一条长枪,左挡右刺,无人可当,只身立在门前,却如千军万马,官军败退至此,无法再进一步。

官军狗急跳墙,拼死争夺出路,无数刀剑拥到门前,势如飞浪飘雪,将乐之扬淹没其中。

好汉难敌人多,乐之扬渐感难支,正想退让,忽听一声清啸,楚空山掠过诸军头顶,飘飘摇摇,大雁似的落到门前,铁木剑当空一扫,四五口刀剑飞出老远。他旋身落下,掀一片剑影,恍若千百青莲一时怒放,只听惨叫连连,对面官军纷纷倒地,乐之扬缓过一口气,挺枪上前,两人并肩对敌,长枪木剑龙翻凤舞,守得王府大门风雨不透。

官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你推我拥、乱成一团。燕王看出便宜,挥军猛攻,燕军往来穿梭,势如快刀利刃,反复切割官军,数千人聚而复散、各自为战,假山前,池沼边,花间树下,均成屠场,只见残肢乱飞、鲜血遍洒,惨叫声、喊杀声冲天而起,震动偌大北平。

朱棣挥舞宝剑,连斩敌方大将。不过半个时辰,官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朱棣看出火候,砍翻一名校官,举起剑来,高叫:“丢下兵器,投降不杀!”

燕军将士会意,齐声高叫:“丢下兵器、投降不杀!”

朱棣威震北方,深受守边将士敬畏,攻打王府,并非出于自愿。如今张昺、谢贵已死,更无督促之人,听了这声叫喊,斗志烟消云散,纷纷丢了兵器,举手投降。

朱棣急令死士罢手,盐帮首脑也纷纷喝止帮众。盐帮弟子令行禁止,收起兵器,默然退到一旁,朱棣看在眼里,喜不自胜,心想:“这些私盐贩子,竟有如此纪律?嘿,人说盐帮乌合之众,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官军降了大半,少数负隅顽抗,均被歼灭。朱棣清点人数,死士、官军折损过半,盐帮临危参战,死伤较少,尚有七成弟子可用。

朱棣望着满地死尸,暗生犹豫,召集诸将说道:“天色已晚,兵困马乏,无人不伤。不如整编俘虏、关门自守,等到午夜时分再攻打九门。”

诸将深以为然,道衍却说:“不可,起事谋变,不得人心。如今侥幸胜出,对面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我军虽有损失、士气正盛,理应一鼓作气,直下九门。若不然,对面缓过劲儿来,军中健者登高一呼,打出朝廷旗号,九门守军势必云附景从,那时攻下九门,也会事倍功半。时不再来,机不可失,破竹之势已成,王爷万万不可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