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殊死之斗(第19/21页)
这套剑法练到五分以上时,出招激起的气爆有如霹雳,所以才唤作“重阳霹雳九剑”;等到练至十成,这霹雳之声便消失了,只剩下剑芒飞舞无坚不摧,此时这剑法便该叫作“重阳九剑”。鲁烈心中终于明白:“难怪你要对师父下毒手,原来你偷了师父的镇教之宝,如果不杀师父,师父必定杀你。师哥,师哥,你瞒得我好苦!”
这时场中又有变化,金寄容的“重阳霹雳九剑”威风凛凛地才施出两招,章逸忽然换掌为拳,从剑芒和霹雳声中脱困而出,每发一拳便是一声大吼,招式愈来愈险,拳势愈来愈重,吼声也愈来愈响。这套拳法一出,不仅杨冰识得,便是场边丐帮高手也都猜得出,章逸已从“金沙掌”换到明教西天王白抑强的绝学“狮吼神拳”。
这套拳法之所以名满武林,乃因昔年白天王和少林菩悲法师的那场比武,当时“狮吼神拳”和“金刚掌”硬碰硬拚了三十七招,毁了两块千斤巨石,结果是平分秋色。这故事武林中很多人都曾听过。
这时场中忽然暗了下来,原来月亮被一片厚云遮蔽了。昏暗之中两人愈打愈快,出招愈来愈狠,霹雳气爆声夹着章逸的吼声,声势震撼四野,真是好一场恶斗!
金寄容见天光昏暗下来,自己那口宝剑上蓝汪汪的剑芒格外锋利夺目,他知道这情形对自己极是有利。他三尺宝剑在手,再加上一尺长的剑芒,四尺之外便能制敌于死,章逸要想不停地杀到近身,以重拳痛击对手,势必愈来愈吃力。
果然,这形势持续了一百多招后,章逸终于被逼得退出三尺圈外。他两拳落空,这时掩月乌云更浓,四周更是黑暗,蓝色剑芒闪过,章逸左边从肩头到上臂被金寄容的剑芒所伤,鲜血长流。
场边众人见胜负终于分出,接下去便是一死一活,全都紧张地向场中移动,一面关心战况,一面互相监视,防止有人跳进战圈相帮。
章逸左边一凉一痛,已知受伤极重,方才他的鬼蝠虚步让他勉强躲过了断臂甚至半身遭劈之祸。他脚下再施鬼蝠虚步,只一晃眼,身形已退到三丈之外。金寄容暴吼一声:“那里走!”人剑合一化为一道蓝色暗芒,直扑而上,便要立取章逸的性命。这时,他的眼光忽然和章逸的眼光对上了。
虽在黑暗之中,他却看到章逸的脸上没有惊慌,也没有痛苦,而是一种决心,甚至有点悲壮的神情。那神情在电光石火之间令他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这时,章逸正在跃身倒退之中,忽然手中多了一柄断剑,接着那断剑脱手飞出,发出比金寄容剑上的霹雳声更刺耳的破空嘶声,断剑头上挟着比金寄容的剑芒更长的剑气,一越三丈,穿过金寄容的剑幕,以一股无可抵挡之势插入金寄容的右胸,直没至柄!
“乾坤一掷!”丐帮帮主钱静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有如春雷的第一响。紧接着大伙儿爆出雷鸣般的吼声:“乾坤一掷!”
这明教前教主的绝杀招式名满江湖,但却绝少人有缘目睹,曾经与它有正面相对之缘的人,多已死于这一招之下。是以当钱静喊出时,众人先是一怔,然后惊呼;而此刻钱静却暗自沉吟:“这章逸怎么可能会这一招?”
金寄容右胸被断剑穿过,自知没命,但仍以手中长剑撑在地上屹立不倒。对面的章逸也已落在地上,他左半身全是鲜血,正以右手飞快地在胸颈各处连点数下,让血流减缓,勉力撑立着。
这场恶斗胜负已分。金寄容目光开始涣散,气息已微,萦绕在他脑中的只有“乾坤一掷”四个字,他再也撑立不住……
这时,鲁烈忽然疾步向前,姚元达正要上前阻挡,鲁烈一把抓住摇摇欲坠的金寄容,一手夺过金寄容手中宝剑,蓝光一闪,已将金寄容的头颅割了下来。
鲁烈举起手中金寄容的头颅,鲜血滴了一地,厉声道:“叛逆金寄容已经授首,锦衣卫各同仁听令:章指挥佥事除奸有功,于安江、沙九龄赶快为章指挥止血疗伤,其余各人随我返回衙门商议大事。”
鲁烈这一举动和这一番话直如石破天惊,众人多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但这一瞬间的变化实在过于惊心动魄,全都看得口呆目瞪,说不出话来。章逸显然也被这一幕惊得傻了,他在于安江和沙九龄的扶持之下,坐在地上闭目运功,但心中思潮狂涌,一口真气一时竟然凝聚不起来。他思忖:“鲁烈此举,乃是以最强烈的手法表达金寄容是朝廷叛徒,他取其首级是要取代金的位置,他要保住天竺高手的锦衣卫身分。”
章逸向金寄容挑战决斗,可谓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好不容易拚死将金寄容除了,想不到最后一刻杀出一个鲁烈,把所有的成果一举抱走。章逸不得不佩服鲁烈“扮猪吃老虎”的狠与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