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难忘之情(第10/11页)
这个匪徒也跟吊眼黑狼一样犯了错误,认为小三子没有什么真实的本领,首先两个同伴是给小子出其不意击飞摔死;后来三位同伴是大意轻敌,为这小子所杀害伤害;自己的头头吊眼黑狼,不慎中了这小于的暗器而死于非命,这些全不是真功夫,所以他放胆扑来,咬牙切齿地说:“老子要你死!”
小三子手中虽然没有匕首,但仍有一门拳脚功夫可以防身自卫。虽然不能像匕首那样杀人伤人,但给击中也不好受。要是击中了要害地方,同样也会一命呜呼。小三子见这个匪徒仍至死不悟,便以奇变身法闪开他两招之后,骤然跃来,没等这个匪徒转身反击,改执匕首的招式为掌,一掌拍出。“蓬”的一声响,匪徒被拍飞了,直摔到路旁一棵树干上去,掉下来时,头又落到一块岩石上,一声惨叫,匪徒便魂归西天。剩下的那个断了一臂的匪徒,见状早已飞奔而逃命了。小三子也不去追杀,让他逃走。
其实这一伙悍匪,要是见势不妙,四散逃命,小三子也不会追赶的。他是志在救人,而不是想杀人,是吊眼黑狼这一伙悍匪,不知死活,逼小三子出手。又刚好小三子学会了这一门上乘的匕首拼刺法,也是他平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凶悍匪徒,既救人也求自保,出手时便不知轻重,所以在一炷香时间内,拼杀了这七个匪徒,除了一个断臂的匪徒能逃生外,其他六个全部丧命在他的匕首和掌下。看来这伙悍匪也是罪恶到了头,碰上了出手不知轻重和第一次与人交锋的小三子,才有如此下场。这也恐怕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吧!
小三子杀了匪徒们之后,紧张的心情才松下来。他透了一口大气,从吊眼黑狼的胸口上取回匕首,对新郎新娘和那一群迎亲的人说:“你们还不赶快离开这里?要是又有一伙匪徒赶来,我可没法救你们了!”
这一伙呆若木鸡的人如恶梦初醒,新娘也在这时苏醒过来,一齐向小三子跪拜,叩谢小侠的救命大恩。
小三子急忙挥手说:“你们别这样,快起来,赶快离开这里,要不,我先走了。”
众人又是再次叩谢,将新娘新郎都扶进花轿里,抬着花轿,慌忙往中黄小镇奔去。他们再也不像先前那样,吹着唢呐,打着罗伞,放着火铳,而是衣服零乱,偃旗息鼓,慌慌张张逃命了。
小三子想到救人要救到底。他的确担心这伙悍匪仍有余党赶来,所以走到高处观望,坐在一棵树下等候匪徒的出现。眼见那群迎亲的人已走近小镇了,而匪徒仍没有出现,才放心离开。他本来打算进小镇弄些吃的,害怕给人认出来,将他当成什么救人大恩人缠得没办法脱身,所以只好绕过小镇,直往黎平府城而去。他像真正的侠义人物一样,做了好事,不想留名,更不想别人知道,同样也不想别人感谢。
此时的小三子依然不是富有江湖经验的侠士。若是一阵风、穆家姐妹或闵子祥他们,杀了这伙匪徒之后,知道迎亲的人再没什么危险,便会立刻抽身而走,而不会去接受人们的跪拜。就是要救人救到底,也可以隐藏在暗中,保护迎亲的人回到小镇就可以了。他这样一出来,受恩的人虽然不知道他姓名,但他的形体外貌和说话举止,已深深印在受恩人的头脑中,这些人是怎么也忘不了的。
黄昏时分,小三子便进入了黎平府城。他再也不像以往当小偷时那样,随便找一处野庙破寺不为人注意的地方过夜,而是大大方方地随着进城的行人,打算进城找一间客栈投宿。不料刚进城门前,蓦然看见黎平府的蓝捕头,神色紧张,带着四名眼明手快的捕快迎面而来。
小三子吓了一大跳,暗想:不会是我在通道县盗取湖山鹰财物的事发作了,蓝捕头带人前来捉拿我?小三子曾经是一位侠偷义盗,对一些州府县城的捕头、捕快不能不知道,以便好早一点躲开他们。小三子感到自己要是转身出城,那就更引起蓝捕头的注意了。同时也想事情不会那么巧吧?何况通道县和黎平府不是同属一个省管辖,公文的来往,也不会这么的快。
小三子强作镇定,想看看蓝捕头怎么对自己。若真的是来捉拿自己的。自己再逃走也不迟。可是,蓝捕头他们根本就没去注意小三子,匆匆忙忙与小三子一行人擦身而过,直山北门去了。
小三子一颗心放了下来:原来不是捉自己,自己过于多心了。暗想:蓝捕头走得这么匆忙,天色晚了也赶出城去,大概是去捉拿什么要犯吧?什么人在府城附近作案了?又或者是去捉拿朝廷通缉的潜逃要犯?小三子不愿去多想,就近找到一间客栈投宿。
第二天一早,小三子洗完脸面,带着随身的行李,打算离开客栈。他看见客人们神色紧张,三三两两地交谈,说什么府衙门前,悬挂了几颗人头,好怕人。说是昨夜蓝捕头提回来,悬挂在衙门前的旗杆上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