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铁衣恶僧(第6/11页)
是夜,一阵风在小三子的带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只千斤大鼎放回了神庙的原处,又悄然而回。
在侯府内院一处楼阁上,小神女和韦珊珊在盼望着他们,见他们叔侄两人似乎从天而降,落到楼阁悄然无声,韦珊珊惊喜地问:“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韦珊珊哪里知道,他们的轻功,已达上乘,尤其是一阵风的轻功,更达化境,称绝武林。神庙离侯府不到一里,一阵风简直是抬抬腿,就可以来回了。
小神女问:“没人看见你们吧?”
的确,举了这么一个大鼎,在瓦面上行走,竟然没弄出半点声音来,实在是惊世骇俗:小神女自问自己也办不到。要是让城中巡更守夜的人看见了,在古州城不知将掀起什么风浪来。要是知道是侯府的人所为,传了开去,那侯府就别想有安宁的日子过,恐怕不时有各种各样的武林人士前来拜访了。所以小神女伤了铁衣僧和一阵风将大鼎举来大厅的事,小神女也叮嘱章标,吩咐侯府的人别向外说出去。
小三子说:“妹妹,天寒地冻的,又是深夜里,人们早巳入睡,将神庙中的大鼎送回去,不会想是我们干的。只要侯府的人不说出去,就没人知道。”
韦珊珊说:“叔叔,辛苦你和兄弟了。来!你们快到火盆边坐下,暖暖身子,我已叫珍姐温了一罐酒,准备了几味下酒的小食,等候着叔叔和兄弟的。”
一阵风笑着说:“这太好了!来!我们大家一齐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谈心,我有几句话要和你们说的。”
“哦?叔叔有什么话要和我们说的?”小神女问。
“小丫头,坐下!我们一边饮酒一边说。”
“好的。”小神女和韦珊珊也坐了下来。
一阵风本来不大会饮酒,当公子哥儿时,也只是逢场作戏,饮一两杯而已。但自从跟了吴影儿前辈学艺之后,在大漠上苦练了十多年,也学会饮酒了,尤其在北风凛冽,冰天雪地的数九寒天里,有时也要靠酒来活活气血,暖暖身子,所以也像北丐一派的几位前辈一样,喜欢饮酒了,而且一饮,就是大碗大碗的。
小神女见一阵风饮了两碗酒还不说话,饶有兴趣地吃卤猪耳,便说:“叔叔,你说话呀!你怎么一味饮酒不说话了!”
“小丫头,别急,慢慢来!”
“叔叔,你不会又在捉弄我们吧?借故叫我们陪你饮酒?”
一阵风笑道:“我敢捉弄你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吗?我不怕你扮成什么奇形怪状的妖怪来吓坏了我?”
小神女格格地笑起来:“你是听三哥说的吧?再说,你就是一个爱捉弄人的妖怪,我能吓坏了你吗?”
韦珊珊在旁听了微笑。她从小三子口中知道这位山妹妹,曾经在森林扮成一个没有身子的球形大头妖怪,将小三子吓昏了。也知道一阵风在那座破山神庙中,曾经捉弄过山妹妹和小三子。她感到他们都是武林中的奇人,这侯府一家,更与众不同。包括自己在内,四个人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却组成了这么一个家,比任何一个富豪家庭都来得融洽、温暖和亲切,看来这没有什么,只是一个“缘”字。
缘分这种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不知多少世人,在缘分之下,有的结为夫妇,有的结为兄弟姐妹,有的结为父子、师徒、有的成了生死朋友。要是刻意去追求,往往适得其反,成为人生的悲剧,不如顺其自然的好。一阵风、小神女、小三子和韦珊珊,正是一个缘字,让他们组成了这么一个家。除了小神女,他们三个人都是孤苦零丁、举目无亲,所以对家人这一份情感,来得特别的珍惜。
一阵风说:“好好,我说,我说!”
小神女说:“那你快说呀!”
“我看,侯府今日之事,很快就为江湖中人知道,今后免不了会有些麻烦事情到来,我们要早点作好打算才好。”
小三子问:“叔叔,你是不是担心侯府中的人说了出去?”
“我看侯府的人不会说出去。章标是一位老练的江湖中人,他知道事情可大可小,侯府上上下下的人,都会听从他的吩咐。”
小三子说:“侯府中的人不说出去,又有谁知道山妹妹和叔叔的事了?”
“小三,你别忘记了那位铁衣僧。”
小神女问:“他会说出去?”
小三子说:“不会吧,他受了那么严重的伤,还有脸向人说出去?那不太丢人了?”小三子根据黑麒麟一事的经验,只要侯府的人不说,这恶僧也像黑麒麟一样的要面子,不会将这丢脸的事张扬出去。
一阵风微笑:“铁衣僧与黑麒麟不同,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江湖上独来独往,而是受人指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