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品花监古(第10/14页)
罗廷玉呐呐道:“这……这是什么……地方……”
那个中年人道:“这儿叫做忘忧斋,你们尽管无忧无虑的住着。”他的声音冷峻异常,又道:“我姓莫,名义,是本庄的主人,向来很少与外间之人来往。但你们既是家兄送来的人,只好留下。”
罗、杨二人瞠目而视,但见莫义举步走到后窗,推开窗门,道:“这后面也有院庄,前后所种植的花卉品类繁多,你们是读书人,不妨一一加以吟咏,但是……”
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更为冰冷,接着说道:“但是你们须得记住,这前后院墙高达两丈二三,你们不易上去。墙的那边不但日夜有人把守,同时更有恶犬巡逡。人倒不怕,最怕你们落在恶犬口中,被它们撕成碎片,这可是咎由自取,我也没有法子相救。”
罗、杨二人装得很像,同时打个寒噤。莫义满意地笑一下,这才转身出去,到了门口,又停住脚步,慢慢的回转头瞧着他们。这莫义的目光极是锐利凌厉,错非内力极为深厚之士,不会有这等骇人的目光。罗、杨二人都垂头以避,莫义鼻孔中重重的哼一声,这才当真离开了。
他们听着步声业已远去,这才举目打量这座书斋的各处以及检查墙壁。他们发现这座取名为“忘忧”的书斋,共是两间横列,前后院子都相当宽大,乃是独立建在院落中的屋宇,因此可以断定不会有夹壁复道等设备。前后院子内都种植得有花卉,有些是莳在以砖块砌成的花坛内,有些则是盆栽。都修剪打扫得十分美观,颇足悦目怡神。此外,他们又发现书斋内有不少书画精品,俱是古今名家真迹,罕见而贵重。橱架上有些相当珍贵的宋元版本藏书。
杨师道对版本一道很有研究,因此他流连监赏,不忍走开。罗廷玉则对书画古玩名瓷较有兴趣,所以他观赏过两屋悬挂的书画之后,便开始监赏古玩名瓷。这时他们确实因浓厚的兴趣而忘了别的事,这等情景落在遥遥窥伺他们的人的眼中,十足是书呆子的习气举止。这一来他们大为放心,往后的监视已松懈得多了。
翌日早晨,罗、杨二人起床之后,一个年轻俊仆服侍他们盥洗和送来早餐。罗、杨二人见他长相极是精明黠慧,便都不大理睬他。因为他晓得决计不能从他口中打听出任何消息,倒不如省点唇舌。
朝阳高悬之际,一个妙龄女郎姗姗走入书斋。她瞧也不瞧罗,杨二人一眼,迳自灌水浇花,以及修剪除虫等等。这个女郎大概是双十年华,体态婀娜,面貌秀丽,穿着得十分朴素。从衣装上竟看不出它的身份,只有一点显而易见的便是她还末嫁入。
罗、杨二人虽是感到这个女郎令人生出莫测高深之慨,却不肯多瞧她,免得让她以为他们是轻薄之士。
她在前后院工作了许久,后来太阳晒炙得很热,她转回前院,自个儿坐在台阶上的檐影之下,摘下斗笠,取出汗巾擦拭汗水。她面颊上透现出健康的血色,动作也很轻快,可知是个时时劳动的人。大概她因为一直没有听到罗、杨二人的声音,这时便开始向屋内张望。
罗廷玉站在台阶上走廊的另一端,兴她相距较远。他凭栏望着院中的花卉,好像在想什么心事,一副沉思的样子。她的目光从门口射入斋内,只见杨师道端坐窗边的椅上,在他右边的桌面,放有几叠书籍。他手中还□着一卷,不时前后翻动,显然他并不是在阅读。
这两个文质彬彬的年轻男子,对她的介入好像很不在乎,各人沉迷在各人的天地中。
正如她方才整理花草一般,在当时她的确是全神贯注,完全忘去书斋内有生客占住之事。她微微笑着,秀丽的面庞上泛起安详愉悦的神情。她初时真有点害怕他们会打破她这种美好的生活习惯之心,但现在可放心了。
罗廷玉最后已确定自己的想法,便转眼找寻那个女郎,恰好碰到她明亮而愉快的眼光,当即向她点头打招呼,道:“姑娘可曾发现那一盆芍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么?”
女郎转眼打量,问道:“是那一盆呢?”
罗廷玉道:“就是这个黑色花盆的。”
女郎道:“我当然知道啦,这些花木都是我一手栽培的,只怕不知道的是你而不是我。”
罗廷玉不悦道:“何以见得鄙人便不懂呢?”
那秀丽女郎见罗廷玉不悦,便笑道:“我可不是有意诋你,但你的话问得好笑,所以我才这么说。”
罗廷玉道:“鄙人如不卖弄一下,只怕姑娘心中一定认为我们都不懂得花卉。”
这一回轮到她不悦起来,道:“很好,我要请教一下,芍药品种共有多少?”
罗廷玉不慌不忙的道:“芍药品种繁多,据花镜载录多达八十八种。花瓣或单或复,颜色不一。较为著名的也可以随便列出一二十种,姑娘若是愿听,鄙人就列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