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个时辰(第5/9页)
吴同杰在惨烈地嘶喊,这是痛极、怕极时发出的声音,一般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将会死去而又不愿死去的人才会这样嘶喊。吴同杰还在挣扎,但这挣扎却显得很是无力。因为刚刚剧烈的挣扎中有大块的皮肉被撕破掉下,这就带来更大的痛楚,让他痛得想挣扎却又不敢大力挣扎。
护卫们知道这嘶喊是召唤、是呼救,可是他们怎么都没办法突破那个火的迷宫。骑马的肯定不用说,马匹怕火,离得火墙很远就已经打旋、退步,怎么催打都不肯往前去。反倒是几个失去马匹且身手敏捷的护卫在火墙中找到可穿行的路径,但是他们才刚刚往里冲入,就会莫名其妙地被绊倒摔入火堆,被顺带拉入火中,或在莫名其妙出现的许多火苗前晕头转向,并且最终都被其中一朵火苗悄然点燃了衣襟。这是因为熊熊大火中有个范啸天在,而他是个精通融境之术的刺杀高手,所学的技艺中就有一招“火鬼巡林”。
“火鬼巡林”是借助火光闪动、火影扑朔的特点,再加上自身既可以防火而颜色又可以与火光、火影融合的外饰衣物,从而在火焰中自由穿行而且不会被别人发现到踪迹。这种技法的奇妙之处是在对火焰的观察上,然后每一步的行动都要与火形、火势配合,这样才能做到自己无损,别人无察。因为火焰在颜色、光亮上本身就是很好的掩饰物。
那些闯进火场的兵卒护卫们都很勇敢,但是遭遇到影子般的“火鬼”、火一般的影子,他们就像轻巧的木偶一样被推入火堆或被点燃衣襟。
而“火鬼巡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环境、场面越混乱,火势越汹涌,就越能将融境之技发挥到极致。此时军料场上满地都是滚木擂石,处处是火光冲天,所以没有人能看得见范啸天的身影,他可以处处不在,又可以无处不在。所以那些护卫想接近到吴同杰的身边去解救他只是自投火海而已。
火油还在流淌,所以火势也在流动,很快木棚被燃着了,更多的油桶被燃着了。火油桶爆裂,火油变成了火浪冲涌而出,火场中的火势变得更大。
人们从火场的外面远远地还能看到吴同杰,只是现在的他已经挣扎无力。盔甲已经被烤红,露肉的部位已经焦黑,艰难的呼吸间似乎还有火星喷出。现在的他已经不像刚过来时那样冒汗了,火烤之后让他变得很是干燥,要冒也是被烤出的人油。
外围的护卫以及刚刚赶到的兵卒、铁甲卫们已经不再坚持往火里冲了,这时候的吴同杰就算救出来性命也很难保住了。另外这些久经沙场的护卫也看出来了,这应该是一个刻意安排好的绝妙刺局。所以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围实了火场,抓住刺客,这样当上头追查此事时也好有个交代。
多局合
这真的是一个绝妙的刺局。范啸天可能不是一个会创造的人,但他却是个善于学习懂得改变的人。他也许不能凭自己能力在很短时间内设计出一个杀局来,却可以凭借别人的刺局改造出一个刺局来。范啸天曾仔细询问过齐君元瀖州刺局的细节,也曾问过秦笙笙临荆县刺局的细节,然后他又有在潭州以自身设局直接接触周逢迎寻找刺杀唐德的经历。所以广信杀吴同杰这个刺局其实是结合了三个刺局中的一些经验、技法,并进行了恰当的改变。
广信刺局和瀖州刺局有相同之处,都是需要在很短时间内仓促做成,而且比瀖州更见仓促。齐君元毕竟还点漪三天,掌握了很多与顾子敬相关的信息,所以范啸天只能尽量从外在条件入手。好在南唐此时处于备战状态,广信城中现有环境和瀖州不同,范啸天轻易就找到了一处可利用物件集中的位置,而且就在防御使即将经过的路线附近。
真的是个很好布局的位置,有擂石、有滚木、有油桶、有吊架滑轮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利用来布置杀局的绝好器物。
范啸天首先目测了擂石堆、滚木堆的距离,又目测了一下木棚中的油桶和木棚另外一边的几个听音缸。然后对准位置,将滚石堆上最高处的一块石头用一个沙包垫住,使它处于倾斜的状态,然后范啸天估算了一下时间,在沙包上戳了一个合适流量的洞眼。这个漏沙的时间范啸天没有留很大余度,因为还好重新进行控制。如果防御使没有及时到达这里,他可以上石堆重新垫沙包。而这块被垫起石头的用处是很大的,它是一系列设置动作的触发点,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接下来是对整个石堆的改造。擂石堆看着死沉沉地在那里,就像座小山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移动。但那只是一般人的看法,在匠家高手的眼中,它是有着巧妙且微妙的结构的。范啸天虽然不是匠家高手,但是离恨谷基础技能中含有妙成阁很多技法。另外他在谷中没事做时,除了修习诡惊亭的技艺外也了解了不少妙成阁的技法。所以他虽然无法像匠家高手那样利用擂石堆组合成十分巧妙的结构,但是要做出一个在触发几个点后便全部坍塌的构筑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看准位置移动了一些石块,拿掉了一些石块,将擂石堆变成一个待动作的机栝兜子。这方法其实在坎子家也有,并且取名叫“须虎抛石”,也是以滚动石触发后石堆掉落、滚落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