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对决(第7/10页)
六指知道自己必须有所动作,因为时间拖得越长对自己越是不利。对方会有后援,巡街的官兵、衙役也会经过这里,这些对于自己都会是致命的。而蔡复庆所站的位置恰到好处,自己与他之间的距离无法一击而杀。更何况蔡复庆敢独自一人留下,可见其艺高人胆大,技击功力方面自己能否胜他都在两可之间,更不要谈一击而杀了。
时间过得很快,夜幕开始降临了。但是蔡复庆没有动,六指也没有动。蔡复庆不动是在等待,他知道刺客最终会动,刺客如果像他一样等下去的话相当于是在等死。
六指不动是没办法动,他不是在和蔡复庆比耐性,一直耗下去是等死,贸然而动也不一定有活路。所以他现在是在等待一个能动起来的机会,而且心中但愿这机会是在对方后援或者巡街官兵、衙役之前出现。
终于,六指决定采取行动。此时正好廊墙旁边一户做香的工坊放工,门里走出十来个制香匠来,口中一阵打招呼告辞,随即散开各自回家。这是个机会,一个可以掩护自己逃走的机会,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十来个制香匠在工坊里照出的昏暗光线中人影交错,六指走入这个人影交错的群体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是在两个最先离开人群的制香匠正好遮住自己与蔡复庆之间可视角度的瞬间,他果断地从廊墙背后走了出来。
六指“随相随形”的技艺施展出来,真就和一个劳作了一天的制香匠一模一样。如果是换个人与六指僵持,六指真就可能趁着天黑、趁着散开的几个人溜走了。但是他面对的是蔡复庆,是不会让一丝丝异常逃过眼睛的十目佛爷。
人影在蔡复庆的眼睛中移动、交换、分散,很快他就发现这群人和刚出工坊大门时有差异。差异在哪里?或者说哪一个原来并不在人群中?蔡复庆却无法从人影的排列中得出结果。但是就在那十来个人散开先后走下工坊门前的两级石阶时,他将六指找了出来。
六指可以将外形、气质装扮得和一个制香匠一模一样,但是有一个细节他却是来不及做的。或者他根本就没想到这个细节,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可以在微弱的光线下发现这个细节的差别。
这个细节就是香土粉尘。制香匠劳作了一天,衣服上、须发上多少都会黏附一些制香的香土粉尘。而在他们走下石阶时,身体的震动是会让这些粉尘抖落的。蔡复庆离得那么远,工坊里的光线那么暗,但他依旧能清楚看出每个人身上抖落下的粉尘在光线映照下弥漫的情景。
一个精干的身影没有抖落粉尘,所以这个人不是制香匠。不是制香匠却设法混在制香匠中,并且是刻意地躲过自己的视线混入其中,所以这个人是刺客,一个技艺高超的刺客。
蔡复庆依旧没有动,他首先要确定六指真的是要设法逃走,远离他的藏身位。因为蔡复庆虽然看出此处设有刺局,却不能具体辨别其中的爪子是什么形式,杀伤范围有多大。如果不仅仅是针对齐王的轿子,而是大范围杀伤,那么刺客的离开就很有可能是假意的,是诱骗自己进入杀伤范围然后他再回头启动血爪子。
六指所设的爪子只是针对齐王的轿子,所以他是真的要逃走。虽然是随着那些制香匠不紧不慢地在走,但是蔡复庆从他蜷抱双臂、身形前倾、脚跟着地的行走姿势便可以看出,刺客是真的要逃走。如果是假走,他会时刻准备着回身启动血爪子。那样的话身形会偏后,双肩会打开,落步会尽量用脚尖。
蔡复庆也果断地动了,庞大的身形疾奔起来竟然可以悄然无声。不管有声无声,六指眼角的余光都能瞄到他的动作。所以蔡复庆才奔出几步,六指也已经在往对面的一条小岔道上狂奔而逃。
绝刀对
这条小街是六指早就选定的脱身路线。本来当齐王的轿子过了祠堂前面一段三角形宽敞路段,再次进入接下来狭窄街道的道口时,他将启动设置,然后自己从一旁冲出下杀手,那只需要从轿子前面跑过的瞬间就足够了。至于最终刺杀结果如何他是不会管的,也来不及管,冲出之后就不能停步。所有设置制造的机会只有这一瞬间,出手之后就只能继续往对面一条小岔道上冲入。
小岔道不是最终的逃跑路径,对方护卫的高手醒悟过来之后发力猛追,其中只要有一个脚下功夫或腾跃技法过人的,很快就能追到自己。而只要这个追到自己的人稍稍拖延一下自己的速度,其他高手马上就能将他围住。
六指之所以选择这个岔道逃遁是因为岔道中还有一条小巷,而小巷中还有一条小小巷。小小巷是房屋之间的一道狭缝,他之前试过几次,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侧身、吐气、含胸、收腹才可以从中迅速地挤过去。而后面追赶的高手并不了解这个狭缝的情况,就算最终也能挤过去,那肯定是要花不少时间的。再者面临如此狭窄的环境,一般高手是不敢紧跟在后面往里挤行的,也不敢贸然踏墙上屋,因为刺客很有可能在这种极好利用的地方设下杀伤设置。但其实六指在这里没有设下杀伤设置,他也没有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去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