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歪招(第5/11页)

“酒都喝到这个份上了,童老大,你心里该挑定了吧。”说话的是郑尚。他是四个人当中酒喝得最少的一个,也是最急于离开这里的一个。因为他修习的技艺中有呼魂唤鬼的诡异伎俩,所以不能多饮酒,以免坏了自己的修为。另外,呼魂唤鬼的技法需要每天修习才会越来越娴熟,操控力和攻击力也才能越来越强,而这技法最佳修习的时间就是子夜时分,今夜的最佳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

“唉,喝得越多越难选啊,哪个都舍弃不了,哪个都不能得罪。”童正刚很纠结地回道。从掌灯到现在都没能拿出个主张来,可见此人性格优柔寡断,同时也说明需要作出的决定对他们而言关系重大。

“确实难选,北方酒浓烈,入口辣,入喉甘,入腹火一团,然后暖意直达四肢百骸。南方酒沾唇浓,沾舌醇,由胸口厚厚地散开,然后飘然之觉直上头顶。难判优劣,舍谁都不妥。”厉隆开也说话了。

“北酒之味为眼前利益,来得快,而且现在我帮也确实从那边得来不少好处,帮中最近费用大部分由此维持。而南酒绵长持久,是我根本,这碗要是拿捏得不好,不仅是上头,还会断头。”童正刚说出了自己的苦处。

只从两种酒的选择上,就关系到江湖一大帮的生死存亡?的确是这样的。

今天一早,一江三湖十八山设在南面江道上以渔船为伪装的接引点收到了几十坛酒和一封书信,这些都是南唐兵部水军行使营送来的。当然,能这样直接找到伪装且不固定的接引点,是和梁铁桥有着关系的。

酒的意思很简单,表示的是安抚和敬意。书信的内容很明确,让一江三湖十八山在江中洲给他们选一处能进兵船的深水道,南唐兵部要将润州水营水军的兵船藏驻于江中洲,作为迎对大周和吴越水军的突袭和后援。

无独有偶,时间还未过午,设在江中洲西岸浅湾的接引点也收到了几十坛酒和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是赵匡胤亲笔所写,然后派遣了张锦岱带着这封书信和水军调动军令从蜀地直接赶到汉水水军大营。再随沿江而下直插南唐腹地的水军船队同行,将信件带到江中洲。

酒也是以赵匡胤的名义送的,送酒人说是赵将军珍重朋友情谊,别后思念甚切,所以让水军顺便带些好酒予以品尝。这一说其实就把酒的意思说复杂了,入口醇烈的酒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书信中的内容很是客气、婉转,不过倒是把酒的意思给澄澈得很清楚。赵匡胤所出策略是要以少量水军对南唐进行袭扰,让其自顾不暇,腾不出手来出兵夹攻大周以解蜀国之困。所以派出的水军虽然看着势大,实际战斗力却不强,所以从一开始就没准备与南唐水军正面交锋。但既然是袭扰,总不能露个面就往回走,更何况来时突然,南唐没有什么准备,让其长驱直入。回去的话,沿途南唐的水营都进入战备,说不定就在哪个有利位置布下战局静候大周这支水军。所以赵匡胤在想出策略的同时也想好了这支水军的去处,那就是让它消失,让南唐再也找不到它。这样不但可以保存力量,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突然杀出。而且对于南唐来说会成为一个始终存在的隐患,袭扰的效果将达到最好。

让一支船队在大江上消失虽然有很多途径,比如说大江的支流、港河、湾滩等等。但是由于船队所在位置是在南唐境内,这些途径都不够稳妥,所以权衡之下最好的掩藏点是在江中洲。

江中洲范围极广,遍布芦苇蒿草,而且洲上隐蔽着纵横蜿蜒的深水水道。一队水军战船往水道中一钻,除非是飞在天上才能把它们找出来。而这一点赵匡胤和李弘冀的思路竟然完全一致,李弘冀也是想着要将一支水军暗置于江中洲。

所以收到的南酒北酒虽然都是美酒,但是与平常自制的劣酒相比,喝酒的人反倒喝得没有那么酣畅。这两碗酒应该端哪一个?又该怎么才能端稳端平?而从眼下情形来看,把哪一个酒碗丢了、泼了都不妥,洒出来的都可能是血是泪。

南北全

“郑尚兄弟,你不是会呼魂唤鬼的手段吗?要不起了阴卦,问问那些鬼魂该怎么选。”厉隆开半真半假地说道。

“鬼魂说鬼话,你这大活人敢信它吗?”郑尚回道。

“你倒也是大活人,那你说该选谁,看我能不能信。”

“要我说还是喝北酒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周现在的状况正是我们可以大捞一笔的时候。之前灭佛取财,最近又是女捐,积聚的钱财大部分都是要用来换粮换盐的。我们只要抓住机会得到其中一部分的利益,日后便可以洗手不干了,也去过过员外、富商的日子。”看来郑尚是看好大周现在可以发的乱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