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空有余情归故里为消宿怨入京华(第7/12页)
碧山十八涧中有一种弓鱼,是洱海的特产,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着怪脾气的鱼,别种鱼都是顺流而游,只有弓鱼是逆水上游,永不回头,它从洱海逆游,沿着溪流,常常游上苍山的山顶,游不上去时,就弓着腰射向前面,怎么样也不退后。可能就是因为它有这个特性,是以土人将它命名为弓鱼。
段剑平想起陈石星曾经和他谈过苍山上的弓鱼,对弓鱼这种倔强的脾气甚为赞美,不觉想到:“遇逆境而不气馁,依然一往无前,陈石星倒是真正能够做到了的。怪不得瑚妹那样爱他。”想起陈石星和云瑚,不觉也就想起了韩芷:“此际他们应该早已在金刀寨主那儿相会了吧?”
段剑平又再想到:“他们三人命运颇为相似,也是同样坚强。我非但比不上陈石星,甚至比起韩芷,亦是自愧不如。”
不知不觉已是过午时分,段剑平坐在溪旁,呆呆的看着弓鱼逆水上游,还是不想回去。这天天气极好,日丽风和,苍山洱海的景色越发显得美了。段剑平不觉哑然自笑道:“我这是怎么啦,对着大好河山,怎的老是想着儿女私情。”于是弹起瑶琴,高歌一曲:“雪月风花歌大理,苍山洱海风光美。三塔斜阳波影里,山河丽,黎民但愿征尘息。”这首歌辞是段家一位和张丹枫同时代的才女写的,由于歌辞表达了大理人民美好的愿望,故此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如今段剑平在苍山之上高歌此曲,心中也是充满了对乡土的感情。
正自浮想联翩,忽然听得杜洱的声音叫道:“小王爷,小王爷!”段剑平抬头一看,只见他的书童正在向他跑来,而且是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一面跑,一面叫,声音都嘶哑了。
段剑平笑道:“小洱子,是不是爹爹叫我回去。那也不用跑得这样上气不接下气啊!”杜洱跑到他跟前,满头大汗,却是脸色发青,双眼发白,张开了口,只说了三个字:“不,不是!”底下的话,却说不出了。段剑平道:“小洱子,你歇歇再说吧。”
杜洱眼中忽地滴下泪珠,说道:“小王爷,大事,大事不好了!”段剑平吃了一惊,说道:“什么大事不好了?”
“小王爷,我说给你听,你可千万别要慌乱,事情应该如何应付,如今都要由你来作主了!”
“天塌下来了么?你这样慌张!”
“和天塌下来也差不多,老王爷,老王爷,他——”
段剑平道:“我爹爹怎么样了?”这刹那间,他还以为是父亲忽然得了重病。杜洱低声说道:“老王爷给朝廷派来的狗官捉去了!家也被抄了!”
段家是大理首屈一指的名门,段剑平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呆了半晌,说道:“怎么会有这样飞来的横祸?我家犯了什么弥天大罪?”杜洱说道:“他们宣读什么圣旨,说是段家私自称王,图谋造反,大逆不道!着令把段家有关人犯,押解京师究办!”
段剑平又惊又怒,当下强制心神,说道:“当真岂有此理,宁师傅和一众家人怎样?他们是不是只捉了我的爹爹?”杜洱说道:“狗官来抄家捉人的时候,宁师傅本来是要和他们一拼的。刚刚动手,就给老王爷喝止。老王爷说他一生安分守己,不怕上京分辩。不过他要狗官答应两件事情,一、家可以抄但不能株连段家婢仆家人;二、纵然告他谋反,罪也不应及于妻儿。”
段剑平叹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爹爹甘心束手就擒,还想庇护我们,那也未免想得太天真了。”杜洱说道:“结果狗官答应了第一件事,让老王爷遣散婢仆家人,第二件事,他们拿‘圣旨’作为借口,定要执行。他们搜不见你,便把老王爷押上囚车。留下话来,要小王爷你自己上京投案!看情形,他们是看准了你要营救父亲,非得自投罗网不可。小王爷,你可千万不能上朝廷这个当。宁师傅的意思要你远走高飞,大不了索性去投金刀寨主。宁师傅要求护送老主人上京,和他们一起走。他们大概是忌惮宁师傅的武功,也答应了。”
原来龙文光派来的人是呼延四兄弟和石广元与沙通海,这六个人都是龙文光手下的一流高手。宁广德拒捕之时,曾与沙石两人对了一掌,但却被呼延四兄弟的剑阵所困,当时若不是段剑平的父亲出来喝止,恐怕就要两败俱伤。杜洱料得不错,他们是因为忌惮宁广德的武功,才让他随同进京的。
段剑平脑袋嗡嗡作响,勉强镇摄心神,暗自想道:“小洱子说得不错,在这个时候,我必须力持镇定,镇定!”但在他极力使自己稍微镇定下来的时候,仔细一想,忽地发现小洱子所叙述的事情的经过,有一个很大的漏洞,不知是小洱子的遗漏,还是故意避免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