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6/9页)

傅尚良又提醒贾志坚,还有省里下拨的指标也得考虑一下。贾志坚明知故问道:“省里的指标省里会来钱,还要市里出钱?”傅尚良说:“省里的指标大都是从市里上解给省里的资金里抵扣,我们的上解资金向来就没交足.等于省里的指标还没下来,钱我们就已经先花掉了。”贾志坚说:“这是你们财政的事,我管得这么细?”傅尚良不好跟领导争执,又笑道:“还有贾市长你老人家亲自签的报告,也得考虑考虑吧?”贾志坚说:“我签的报告随你们吧,反正我这个常务副市长向来做得窝囊。”

一旁的沈天涯自然不好插言。他知道贾志坚越是这么说,越在乎自己签的那些报告。不过贾志坚自己心中清楚,他直管财政,财政再困难,傅尚良和沈天涯就是把其他任何人的报告都压住,也会把他签的报告先摆出来,排到最前面的。

沈天涯当然用不着担心贾志坚签的报告,他暗暗担心的是他许过硬愿的几笔钱,一是曾长城安排给楠木村的十六万元,二是列入基建资金里的人民医院的二十万元,三是已经答应郭清平的昌宁县委机关的十五万元,这三笔钱,沈天涯是一点也不能打折扣的。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这三笔钱中,叶君山二舅那笔钱好办,省里戴帽的,就是年底拨不出去,来年年初反正也是要拨的。人民医院那笔钱问题也不大,贾志坚召集傅尚良和沈天涯商量过了,市本级基建费连续两年没安排了,市委市政府几大家机关的报告都在财政局压了几年,贾志坚已在不同场合给他们许愿,今年再困难也多少得安排一点,造表时人民医院的钱沈天涯顺便就造进去了。恼火的是昌宁县委申请购置费的报告,贾志坚明确指示,去年安排过购置费,今年一分钱也不安排了,沈天涯知道是不可能因为自己有一个报告而开这个口子的,何况昌宁县委又不是本级单位。

沈天涯琢磨了许久,这三笔钱对他本人来说,其实最重要的是昌宁县委的那一笔。这是郭清平专门陪着人家送来的报告,郭清平是欧阳鸿的秘书,沈天涯要通过预算处长这个跳板跳得更高更远,还得郭清平在欧阳鸿那里多插柳常栽花。其实昌宁县委的事郭清平并不是办不了,非得求你沈天涯,他完全可以让欧阳鸿在报告上滴一滴墨水,贾志坚和傅尚良还敢不买账?可这还算是他沈天涯的人情么?人家郭清平是看得起你沈天涯,给你一个机会呀,你就呆在预算处,那么多资金要从你手上经过,如果你连这点小钱都兑不了现,还怎么好意思要人家在欧阳鸿那里替你说话?

这么想着,沈天涯便暗下决心,再怎么的,也不能让昌宁县委那笔钱落了空。

沈天涯把贾志坚和傅尚良初定的已经列入安排计划的报告拿出来仔细查阅了一遍,看看有没有可以压住暂不安排的。然而这些报告不是欧阳鸿顾爱民贾志坚签过字的,就是傅尚良事先重点打过招呼的,每一份报告的背面,沈天涯都用铅笔标着或欧或顾或贾或傅一类的字,并注明哪月哪日收到的报告,哪月哪日或欧或顾或贾亲自或托秘书打来电话做了强调。可想而知,这些报告不管抽走哪一个,沈天涯都没有这样的狗胆。后来沈天涯又动过从这些报告中各匀一点钱出来的念头,这个念头只在脑袋里稍一浮现就被打消了,因为他和傅尚良根据经费报告商量资金安排表时,已经进行了几轮压减,早到了再也无法压减的地步,沈天涯想从中再榨些油水出来.绝对没有可能了。

也是被逼无奈,沈天涯只得躲到外人进去不了的局机要室,打电话到省财政厅向曾长城讨主意,问他那里还有没有余地。曾长城说:“你以为就你昌都有困难?省里的日子好过?”沈天涯笑道:“省里经济发达,又集中了全省财力,蛋糕大嘛。”曾长城说:“省里蛋糕大,可分吃蛋糕的人也多,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沈天涯当然知道。何况已经到了三十一日,省里跟市里一样,能安排的资金已经安排下去.不能安排的资金也无从安排了。沈天涯其实并不是要曾长城给他再安排一笔什么资金,他已经想好,只能打楠木村那笔钱的主意了。沈天涯说:“你能不能把楠木村那笔十六万元的资金改一个帽子?”然后把自己的难处跟曾长城说了。

曾长城当然是理解沈天涯的,说:“你这也是实情,不过我已跟你说过,那笔钱早就安排好了的.上午我已嘱咐处里的人用电脑把指标发到各地市,现在再改动,怎么来得及?”沈天涯说:“我刚才在网上查了,指标还没到。”曾长城说:“那你等等,我去电脑房里问一下,再给你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