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3/8页)

说着还在沈天涯身上撒起娇来,嚷嚷着要当班长。这更出乎沈天涯意料,说:“当班长是不是有什么好处?”阳阳说:“当然有好处,没有好处谁还当班长?”沈天涯说:“什么好处,说说看。”阳阳说:“班长管背书.管纪律,期中或期末,还管给同学打评语。只要给班长好吃的,好玩的,背不了书,他给你写上背字,你上课讲话,他不登记,在学生手册上打评语时,尽给你写好话。”

沈天涯不免叹息了,不知怎么的,心情莫名的有些沉重。阳阳以为沈天涯没理解他的意思。现身说法道:“有一次我拉肚子,在厕所里呆久了,回到教室已经上课一阵了,我是偷偷溜进教室的,老师没发现,但班长发现了,硬要写到纪律本上去,还是我给了他五毛钱才没记了,要是我是班长,那就是他给我钱,而不是我给他钱了。”

见沈天涯不声,阳阳又补充道:“这回爸爸让我做上班长,我就扬眉吐气了。你不知道啰.我们班上的班干部的大小是老师按照爸爸官位大小定的,我们班长的爸爸是县委副书记,是我们班上同学的爸爸中官最大的,要不他也当不上班长。我现在还是个副组长,大家都说我爸爸的官小,如果我做了班长,就说明爸爸也做了大官。”

阳阳的话让沈天涯做声不得。沈天涯记得小时候过春节,为讨得大人们的瓜子糖果,挨家挨户去拜年,大人们总要送一句话给他们小孩:好好读书,长大戴顶子。当时不懂顶子是什么,后来到了中学和大学里,才渐渐长了见识,终于明白顶子就是官帽。但那个时候的老师崇尚知识就是力量,要学子们学好本领,建设四化,未了还要强调一句.读书是为了做大事,不是为了做大官。沈天涯对这句话印象很深,扎扎实实苦读了几年,到了社会上也一心想做大事,对做不做官并不在乎。许多年过去之后,回头检讨自己,别说没做出什么大事来,连小事也没做出几件。一事无成也就罢了,反正这世上也没几个功成名就的.要命的是眼看着好多平庸之辈都上去了,自己连一官半职也没弄到,心里便渐渐失去了平衡,开始退而求其次,也想弄个官做做了。

这么想着,沈天涯一时也不知阳阳他们接受此等教育,到底是幸耶还是不幸了。

吴校长没有食言,果真让沈阳阳做上了班长。阳阳便变得扬眉吐气了,整天乐滋滋的,显得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比沈天涯好不容易当上预算处长时的感觉更要到位。说话的姿态也不像以前那么毫无生气了,动不动就指挥沈天涯和叶君山给他做这做那,好像把两个大人当成了他班上的臣民。叶君山见阳阳变得这么有出息,很是激动,说:“阳阳有帅才,今后肯定不会像你沈天涯一样,三十大几了还是处一级的人物。”

沈天涯却隐隐有些担忧起来,至于为什么担忧,他一时又说不太明白。他说:“现在好了,爸爸妈妈是处长,儿子是班长,一家三口都带上长字号,都成了领导,我们家好歹也算是官宦人家了。”叶君山说:“好嘛,说明你家坟山冒烟了。”又说:“我一个女人,做上有点权力的单位财务处长,已经心满意足了,你和阳阳可不能自满,要有些追求,要做更大更有影响的官。所以我要提醒你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既然已经让沈天涯的儿子阳阳做上了班长,那么吴校长在人代会上把学校申请经费的报告递给沈天涯时底气就足多了。吴校长是傅尚良在台上做财政预算报告的那天上午找到沈天涯的,当时沈天涯正在大礼堂门口跟大会秘书处的人清理没发完的会议材料,吴校长从礼堂里溜了出来,喊了声沈处。沈天涯挺热情地握住吴校长的手,两人躲到墙角说起话来。

沈天涯没忘记感谢吴校长让自己儿子进了步,吴校长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嘛。我到你儿子班上了解了一下,你儿子挺能干的,比上学期的班长强多了。班上各项工作也颇有起色,得到各课任老师的充分肯定,真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沈天涯觉得吴校长开心,说:“那是你这位大校长和班主任老师领导有方啊。”吴校长说:“哪里哪里,是我们学校的组织路线正确,干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嘛。”说得两人都笑了。

没等吴校长说出要说的话,沈天涯就先开口道:“你的事我跟傅局长说了一声,他觉得困难不小,但你这是人民代表的声音,他也不得不听啊。”吴校长乐了,说:“看来我这个代表还是当得的啰。”说着把报告给了沈天涯。

沈天涯刚收好报告,吴校长又递上五百元现金。沈天涯没去接钱,脸色一跌,说:“吴校长你这就不对了,何况我还没给你解决问题,就是解决了问题也不能拿你的钱呀。”吴校长甩甩手上的票子,笑道:“怎么是我的钱呢?这是您自己的钱嘛。”沈天涯就有些莫名其妙,说:“你说怪话了,我从来就没和你发生过现金交易。”吴校长说:“你忘了?我们学校开学时,你不是捐了五百元么?我是在捐款名单上发现了您的大名,特意取出来还给您的,您就别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