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官场圈子(第6/7页)

护士长一听说是这几个病房的病人,马上说他们一大早都被家属接走了,她正在质问夜班护士,未经医生同意怎么就由他们自作主张地出院了?护士也委屈,说她们都阻拦了,病人家属说不是出院,是带孩子回去洗澡。安保部来人扣住了三位病人家属,怎么能连账也没有结就走人?留下的三个人乘保安不备跑掉两个,还有一个在原来的病房里待着。

安副市长问医生和护士,能不能见一下那个病人家属?医生说当然可以。

进了病房,见到病人家属是个面容疲惫的中年汉子,看起来四十岁不到。刚才他将衣服盖在头上伏在病床边上睡觉,被叫起来后虽睡眼蒙,见到市委徐书记还是认识的。他先向徐书记告了医院一状,说医院不让他走,限制他的人身自由。急匆匆赶来的院长,来不及和市领导打招呼,赶紧为医院做解释,说只是让他结账,结了账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中年汉子说他们是交了住院押金的,不缺医院的钱。

看中年汉子和院长纠缠这些,一帮人都很尴尬,边上的办公室主任赶紧上前拉了中年汉子一下,告诉他姜副省长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闻讯来看小病人,问中年汉子是不是因为孩子生病的事情着急,要找领导。

中年汉子嗫嚅着说:“孩子没事……不用住院了。”

余群问:“是什么病住的院?”中年汉子回答说:“头疼脑热,真的不是什么大病。好了,好了……”

余群再问中年汉子是否知道其他几个住院孩子的情况,他说不知道,还重申真的不知道。

安副市长征询姜松岩意见:“姜副省长,是不是这样?让许市长他们再了解一下,事情一定要弄清楚,处理一定会迅速,结果一定报给您。”

也只能先这么着了。姜松岩点点头。

徐为民和许明歧松了一口气,许明歧在回去的路上还想解释一下,对安副市长说:“我们没有做小动作,想做也没有机会。”

安副市长能说什么,脸拉着听他们说,知道他们对他说其实也是说给姜副省长听的。

离开宝川市的时候,姜松岩临上车时握住许明歧的手,他交代说:“我不希望医院里住过的小病人和宝鼎公司、和污染有关。但事实我们是要正视的,问题回避不了,在这些事情上我们不能迟钝,更不能无动于衷。大道理我不说了,要对宝川市的子孙后代负责,处理好环保问题,宝川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才有可能。”

许明歧说:“我知道利害关系,出问题我是要被问责的。宝川市虽没有煤矿,但我觉得是坐在火山口上,在环保这方面我们的问题积重难返,席书记、何市长以及安副市长平时没有少敲我的木鱼。我会努力做好工作。还是那个请求,望领导多给时间,多给政策,多给扶持。”

徐为民要送姜松岩一行到宝川市的零公里处,说来的时候没有机会,走的时候一定让他们送一下,否则心里不踏实。

出乎余群意料的是,姜松岩竟然同意了。

心里稍踏实一点儿的宝川市一帮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姜松岩的车从零公里不远处的一个岔道上了江堤。

车在江堤上缓缓地开着,姜松岩不时地让小武停下车,他下到堤坡上去察看。

长江的污染状况是远远超出大多数人想象的,由于沿江森林覆盖率的下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江水里泥沙含量增加,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恶化,危及到城市饮用水,也使物种受到威胁,长江珍稀水生物日益灭绝;固体废物严重污染,威胁水闸与电厂安全,也使湿地面积缩减,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

姜松岩这个环保专家知道,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不到遏制并任其发展下去的话,长江的危言也许用不了十年就会成为现实。

长江的污染问题会牵涉到沿江的多个省份。另外,从机制上来说监管不力,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有效监管也是一个大问题。在环保部时姜松岩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在国家大力整治长江污水和垃圾污染的时候,一个县的环卫部门却将城市垃圾倒进滚滚长江。画面上运垃圾的车在光天化日之下开到公路边,满车垃圾被倒入江边,轰隆隆漫天尘土顺着斜坡滚进了长江。

如果说姜松岩当时看到的画面令他震撼,沿一段宝川市境内的江边走下来,他感到了触目惊心,他看到了钛粉厂的污水口居然通过管道向长江底延伸,浑浊的污水翻到江面上形成一条头小尾大的长龙,悠然地游向远方。这场景让他愤怒也让他非常恐慌。

他用一只空的纯净水塑料瓶,尽可能地靠近污染源取了水样,让姚大庆拿出他们带的DV拍了一段。这期间安副市长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好,姜松岩抽烟的时候他要了一根,吸了两口,剧烈地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