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下一个风口(第3/3页)
沈尼尔喝了口茶,望向台下,和和气气道:“影响力俱乐部能这么顺利成立,其实并不容易,我提议大家一起给自己鼓鼓掌。”
“……”
大家都报以善意的微笑。
掌声哗啦啦响了起来。
的确不算容易。
不提方年跟沈尼尔的频繁见面,磋商,意见交换,大方向上的求同存异。
光是今天的流程会这么顺利,就可知背后的辛苦。
要不然干嘛不一开始就直接拉去开会,而要先搞一个酒会?
要协调多方的利益,怎么会是很简单。
这几天,连方年都忙得脚不沾地——虽然还是没有逃课。
会场的气氛宽松了些许。
沈尼尔这才不紧不慢的道:“考虑到管理、协同、科学、互利互惠、开放、共享、共赢等诸多因素,我,提议由大家共同出资成立一支归属于俱乐部分管的影响力基金。”
“……”
沈尼尔的话语落下后,雷军率先开口:“为了避免可以预见的利益冲突,我同意。”
“我也同意。”
“……”
这个议题得到了现场所有二十六家投资机构的全部认同。
资本的‘武器’只有一个:钱。
顺着这个议题,沈尼尔提出了附加议题。
“好,影响力基金提案通过。”
接着,沈尼尔字斟句酌道:“基金规模方面,我跟方总经过多方考虑,参照市场分析等因素,有二个提议;
一是总规模人民币50亿,每家机构出资2亿。
二是总规模人民币100亿,每家机构出资4亿。
原则上不接受第三类提议,出于公平、公正、公开、共享的原则,平均更能体现利益共同。”
“当然……在商定下一个人为风口形成投资提案通过之后,俱乐部鼓励各方机构追投。”
沈尼尔话里的意思很清晰。
影响力基金需要确保各方利益的共同公平。
不存在是会长、是副会长,又或者机构资金实力更雄厚,就多出钱。
虽然资本圈内本身很残酷,但这不利于长远发展。
不过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也有补充条款,在影响力基金根据投资提案投入资金后,便是各凭本事了。
这一点,谁都没话说。
这个提议多了些讨论。
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50亿和100亿有什么区别,比如这样那样。
在各个问题得到解答后。
最终有十九家机构选择了100亿。
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提案选择了100亿这个资金规模。
“……”
提案通过后,沈尼尔望向台下某几处:“其实我知道各位心中的一些疑虑。”
“不用着急,方总已经根据各方面信息汇总,提出了下一个风口的选择。”
方年当仁不让的接过了话头:“大家请看大屏幕。”
“经过严格的市场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参考这个模型,以及参照长远发展等众多因素,目前最适合的两个细分行业分别是:
移动社交软件、手游网络化。”
“这两个细分行业,在形成风口后,都可以产生后续的投资风口与相应的利益。”
“……”
接下来包括雷军、沈尼尔等人都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证支持了方年的观点。
比如:两个细分领域都有小风口迹象;
考虑到这是俱乐部成立后第一次投资,应综合考虑稳妥、影响力与后续发展……等等。
反正……
模型是真的,是刘惜熬了两个晚上做出来的。
有后续发展也是真的。
甚至包括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务必然会崛起等理论也是真的。
但别的……
都是方年瞎几把扯的。
他这次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见到实打实的利益,真正领会到‘影响力’三个字带来的甜头。
顶多是夹带了一点点个人的小目的。
最终在各种对方年的彩虹屁中,大多数选择了手游。
因为游戏的市场大、利润率高,且手游目前的市场一片蓝海,还没有探索出比较广泛的商业模式。
网络化是那个以点带面的点。
于是……
下一个风口就这么产生了。
至于后续的基金成立、投资事务等等等等,都与方年无关。
都名誉会长了,这种细节上的事情,怎么能跟方年有关?
是吧!
这就是方年为什么会是名誉会长的原因。
皆大欢喜的会议宣告结束。
众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像极了正在春天里播种的老农们。
在无数恭维中,方年同学婉言谢绝了晚宴,让温叶代表他出席。
自己则轻轻松松的驱车去了虹桥机场。
去接出差归来的陆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