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五章 颜面第一(第5/6页)
朱晖笑着说道:“应宁啊,说你缺乏官场历练,你还不信,如今怎么样了?想陛下英明神武,征服草原册立鞑靼汗王,名垂青史,怎会贪玩到贫瘠且发生叛乱的地区游玩?看来陛下富有冒险精神,为体查民情不惜以身犯险,说是明君圣主一点都不为过。”
朱晖对皇帝的溢美之词,杨一清一句都没听进去,因为在他听来都是废话。
杨一清关心的不是现在皇帝做什么,他关心的是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是继续领兵前往灵丘,还是等候皇帝下旨,让他去别的地方平叛或者直接回京。
杨一清问道:“不知公爷作何打算?”
朱晖道:“咱莫要着急走,干脆等陛下的御旨如何?陛下在灵丘停留不了几日,既然是微服出访,那陛下会走一些地方,下一步很可能往广昌而来,到时候跟陛下一起回紫荆关,再顺道回京城,咱的差事就算完成了。哈哈。”
朱晖大概早就没有继续带兵平叛的兴趣,说话不像是跟杨一清商议,而是一种直接的交待。
杨一清再道:“那地方盗匪问题呢?一路过来,虽然没遇到大批盗匪,但已有消息传来,太行山北麓频现盗匪,且有几路兵马实力强横,若不应对出了状况谁来负责?”
朱晖笑着说道:“应宁你着什么急?这不陛下跟前有之厚在?就算没之厚,还有重器在啊,你是户部尚书,不是管兵马的,这次调遣你来不过是负责一下大军开拔所需粮草辎重,说起来你更重要的差事是护送陛下平安回京。”
杨一清感觉一阵无语,因为在朱晖这样喜欢推诿的昏聩勋贵面前,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发挥的舞台。
朱晖则很有兴致:“过几天陛下就来了,咱再辛苦去灵丘走一趟实在没那必要……老夫这就去信京城,让太后娘娘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你尽管放心好了,上奏陛下和太后的事情,交给老夫去做吧。”
……
……
即便杨一清想继续走,此时也寸步难行,因为朱晖堵上了他继续西进的路。
朱晖到底才是统兵之人,杨一清发现自己在朝中这些权贵面前很难施展抱负,而他最无力的是即便身为户部尚书,却对朝中很多事没有决定权,总被人牵着鼻子走。
跟杨一清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甚至谢迁偶尔也会有这种想法。
当谢迁得知朱厚照已在灵丘公开露面,并且表示要赈灾和平叛后,顿时感觉到松了口气。
“终于,之厚这小子做了一件还算漂亮的事情。”谢迁对沈溪的所作所为还是给予高度评价,带有一种欣赏成分在里面。
谢迁跟王敞会面,王敞笑着说道:“于乔还担心什么?陛下既然已站出来做正事,想来再过几日就会动身回京……还是之厚办事妥当,咱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年轻人办事的效率啊。”
谢迁问道:“你知道灵丘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敞撇撇嘴:“我去何处知晓?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之厚到了灵丘,陛下马上就说要回京城,还保留了陛下的颜面……天下人怎会知道陛下只是为了游玩才去的灵丘?那些非议之声很快便就烟消云散了吧。”
谢迁缓了口气道:“事已至此,我已不能在居庸关内久留,下一步我要回京城,汉英兄你是准备跟我一起回去还是留下?”
“嗯?”
王敞惊讶地问道,“你这就走?不等把滞留居庸关的兵马处置好?现在这边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变乱。”
谢迁没好气地道:“陛下不在京城,之厚也不在,京城现在没人做主,很多人要办事都要到这里来请示,我要是不做决定就无法对先皇和太后交待,既如此大费周章,不过干脆回到京城,省得大家都麻烦……这里便交给汉英兄你了。”
王敞有些不悦:“你回去,却要将我留下,这算几个意思?”
谢迁道:“你乃兵部中人,你想回京,最好还是请示陛下,亦或者问询一下之厚的意思……太后那边已经催了很多次了,我此番乃是奉懿旨为回京办差,大家使命不同,自然会有所区别。”
王敞很无语,他感觉谢迁老奸巨猾,一知道皇帝那边平安无事就要回京,他马上就说要先走一步,似乎是要先回京城布局。
王敞有些语气不善:“你要回也行,但先把话说清楚,若陛下不回京城,这军中的问题谁来解决?谁将各地换驻京师的兵马,还有陛下亲自统领的中军归位?是你谢于乔,还是沈之厚?又或者等陛下御旨?”
谢迁微微怔了怔,当他意识到王敞担心军中哗变时,摇摇头道:“朝廷安排谁来负责这些人马,谁就负有责任,总归不是我,也不是汉英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