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三国人物介绍-蜀(下)(第18/19页)
官职:巴西太守
家庭成员:父:郤揖
人物传记:
少以父死母嫁,单茕只立,而安贫好学,博览坟籍。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性澹於荣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於忧患。景耀六年,后主从谯周之计,遣使请降于邓艾,其书,正所造也。明年正月,后主东迁洛阳,时扰攘仓卒,蜀之大臣无翼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后主赖正相导宜適,举动无阙,乃慨然叹息,恨知正之晚。时论嘉之。赐爵关内侯。泰始中,除安阳令,迁巴西太守。咸宁四年卒。凡所著述诗论赋之属,垂百篇。
历史评价:
陈寿:郤正文辞灿烂,有张、蔡之风,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
司马炎:正昔在成都,颠沛守义,不违忠节,及见受用,尽心幹事,有治理之绩,其以正为巴西太守。
人物之诸葛瞻
字:思远
籍贯:琅邪阳都
官职:行都护卫将军
家庭成员:父:诸葛亮,母:黄,子:诸葛尚
人物传记:
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
历史评价:
干宝: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诸葛亮: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人物之董厥
字:龚袭
籍贯:义阳
官职:散骑常侍
人物传记:
徙为主簿。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蜀亡厥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慰劳。
历史评价:
诸葛亮: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適。
人物之樊建
字:长元
籍贯:义阳
官职:散骑常侍
人物传记;
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尚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建诣京都,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慰劳。
历史评价:
诸葛恪:才识不及宗预,而雅性过之。
人物之陈寿
字:承祚
籍贯:巴西安汉
官职:散骑常侍
人物传记:
少受学於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
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著作郎。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著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为著作郎。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適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继母遗令不附葬,以是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转徙后,再兼散骑常侍。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历史评价:
《华阳国志》: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