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郭嘉(第2/3页)
二十天?
丁辰对这个日期,也表示了赞同。
“那该如何是好?”
郭嘉想了想,看着丁辰道:“以君侯目前情况,二十天后,伤势能恢复如何?
嘉之所以如此问,是因为君侯若想离开长安,必少不了一场恶战。所以,君侯伤势康复情况,也就至关重要。”
丁辰凝视郭嘉,沉默不语。
良久,他轻声道:“不瞒先生,若是先生初至长安时前来问我,某会说至少六十天才能康复。然则现在,某得秘法,可使伤势在二十天左右康复。但要达到那日我与王越激战时的状态,需三十日方可。这件事,除我与阿姐之外,并无人知晓。”
郭嘉闻听,顿时露出喜色。
“若君侯二十日可康复,嘉便有八成把握,使君侯顺利脱身。”
“只有八成?”
“是啊,因为期间会不会出现其他变故,嘉不敢保证。”
也就是说,没有变故的话,就是十成十喽?
丁辰相信,郭嘉这时候不会夸夸其谈,一定是有他的把握。
“敢问先生,该如何脱身?”
郭嘉闻听,微微一笑。
“静观其变。”
“啊?”
“王子师不动,则君侯不动。
王子师若有行动,便是君侯脱身之日。”
丁辰立刻明白了郭嘉话语中的意思,就是等王允反击时,趁乱从长安脱身逃离。
这是个相当不错的主意,丁辰倒也赞同。
因为,王允反击时,长安必然大乱。
到那时候,丁辰受到的关注必然减弱,逃脱也就更加容易。
可不知为什么,丁辰的心里,突然有一丝丝的伤感。
想必王允反击之时,董卓必然会陷入危险之中……他不喜欢董卓!但是,内心里对董卓,实则又有些敬佩。凭一边塞寒门出身的武将,一步步走到而今的地位,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最关键的是,董卓虽说出身不高,却胸怀大志。至少,在丁辰看来,董卓是真心想要复兴汉室,与王允那些夸夸其谈,却心怀叵测的人相比,更令人敬佩。
但愿得,他能够脱险吧!
丁辰叹了口气,“奉孝,若董卓被害,苍生若何?”
郭嘉愣了一下,不禁沉默了!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
半晌后,他抬起头苦笑道:“若董卓身死,则天下必乱。”
“哦?”
“董卓活着,勿论天下人如何抨击,却能维护汉室江山正统。
可如果他死了的话,凉州兵一定会有所行动。到那时候,天子蒙尘,将不复天家的尊严,而诸侯即便表面上尊崇,但实际上必然是行事再无顾及,势必相互倾轧。
到那时候……”
郭嘉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可是,那笑容之中,却已把他内心的答案告诉了丁辰。
是啊,董卓再坏,再残暴,其初心始终是想要维护汉家正统。
特别是在弘农王归隐,而幽州牧刘虞拒绝皇位之后,未央宫里的那位天子就成为了正统。
可如果董卓死了,他那些手下,又有哪个会再去维护天子威严?
哪怕是王允,怕也不会对汉帝心存敬畏。
毕竟,他敢鸩杀何太后,敢火烧弘农王,就足以说明,他对汉家江山其实早已没了敬意。
那种情况下,怕是汉帝的位子会更加尴尬。
只是,这一切和丁辰不再有干系。
他虽然有些不忍,可是想到阿姐和曹昂,那点不忍之心,也就随之消失。
“如此,就请先生留在府中。
我会让子廉入陷阵营……而今陷阵营里有两支骑军。
庞德统帅一队,而另一队则是有我亲随带领。不过,胡车儿勇武过人,谋略不足,疆场之上可斩将夺旗,但要说统帅兵马,还无法让我放心。子廉其人冲动莽撞,但却有真才实学。这样一来,两队骑军,再加上八百陷阵士,倒是可以保证安全。”
郭嘉连连点头,对丁辰的看法表示赞同。
“对了,还有一件事。”
“请先生指教。”
郭嘉上下打量丁辰几眼,笑道:“只怕是这几日里,要委屈君侯。
君侯对外,必须要宣称伤势严重,需要调养恢复……这样一来,可以为一支奇兵。
另外,嘉会与主公联系。
一旦咱们准备行动,需主公设法接应。
若不然,只凭咱们这些兵马,想要从重围中脱身,绝非易事。”
丁辰想了想,亦无其他意见。
“既然如此,就请先生全权安排吧。”
++++++++++++++++++++++++++++++++++++++++++++++++++++++
郭嘉的到来,让丁辰感到轻松了不少。
他虽然年轻,但的确是有非同凡响的才干。
与贾诩那种算无遗策的手段相比较,郭嘉略显稚嫩。可是,他自有他的手段,思想天马行空,而且极为跳跃,令人难以捕捉。但在用计之时,同样是一针见血,非常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