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205~208(第7/8页)

若平时颁布这样的条例也许无人在意,但在冬天……

南下劫掠的外族人虽然杀人,但也会被人杀,甚至于被杀的几率还不小。

不是每个人都想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别人的粮食,毕竟在互市开启后,他们已经有了更好更安全的获取粮食的办法。

真要遭了灾,及时带上牛羊肉去互市换些更容易保存的粮食难道不好?

这条规定若真颁布,那些不愿南下劫掠的部落与想要南下劫掠的部落势必会有所谈话,就算不能彻底杜绝外族人南下劫掠,至少也能给边关士兵减少一部分压力。

嬴政点头:“可,诸位爱卿商讨一下具体细节,最好在春日到来前将命令下达各大边关城市。”

李斯等人纷纷应是。

==·单车·==

虽然边境可能打仗,但只要不是大规模的战争,此事对秦国也算不得多重要。

常与西羌诸部打交道的秦人早已习以为常。

何况,如今还是冬天。

当诸位大臣将张良提出的计谋“加工润色”,命人送去了各大边关城市后,所有人便有志一同地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林阡倒是没有完全忘记——

她想着陇西郡、九原郡等地与草原相距不远,既然草原的外族人日子难过,当地气候说不准也会比较寒冷。

于是她找到筱,让其多送了一些棉衣到九原郡等地。

筱听了还笑:“当地这一年多与外族人交易,可攒下了不少毛线,再者不还有火炕可以取暖?但凡能吃饱饭的人家,就不可能受冻。”顿了顿,她补充,“若连毛线都买不起的人家,就算送了棉衣过去,应也是买不起的。”

除非像是之前一样,同意百姓欠账买棉衣。

但九原郡等地又不曾受灾。

林阡顿了下,想起一样东西:“你们每个月应该都会派人送货去九原郡等地吧?”

筱愣了下,点头:“对,每个月都会送棉衣棉花过去。”

毕竟边关也不太适合棉花生长。

林阡点点头,找到墨家钜子做了许多热水袋,又特意请人用黏土烧制的缸盖与竹子编织出了许多灰炉出来,然后趁着筱派人送东西去边关的时候一并将东西送了过去。

灰炉比较少,毕竟这玩意儿看一眼就能做,热水袋倒是做了满满一车。

林阡从花手上换来的橡胶树苗种到了西双版纳,如今还未长成,但花那边的橡胶林每日都能采集十来大木桶的橡胶,这段时间除了提水机、蒸汽机与自行车需要用到橡胶外,暂时还没有用处,全部做成热水袋还能消耗掉堆积起来的橡胶。

筱知道灰炉与热水袋的取暖作用后,还问林阡要去什么地方买。

毕竟火炕地暖再好,也只能在室内享受到。

筱整日在外奔忙,即便全副武装也仍旧觉得冷得紧。

林阡便让其直接去找墨家钜子——

他这些年也经手了许多产品,早已知道面对这般情况该如何做。

-

处理完这件事后,林阡便没再关注这些事儿。

她开始带着七公主一起骑着自行车在咸阳宫与少府之间来回,偶尔有其他事还会骑着自行车从街上穿行而过,给街边百姓留下一道一晃而过的背影。

一开始还没多少人谈论此事。

但随着林阡骑着自行车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林阡与自行车便渐渐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百姓们口中的谈资,好些看到过林阡骑着自行车从街上穿过的百姓与人提起此事的时候,都将自行车的速度与外表夸大,形容得简直跟神仙之物一般。

林阡很少停下来听人说话,自然没有发现此事。

一直到她在某日发现,自己每天从咸阳宫到少府的这一段路突然多出了不少百姓。

若只是出现百姓,林阡还不会放在心上。

但若是,这些突然多出来的百姓原本只是懒散地靠着街边墙上,一见到你骑着自行车出现便瞬间起身,亮眼放光地看着你,好似你是个千年难得一见的妖怪呢?

林阡被这些百姓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

但那些百姓到底只是眼神奇怪了些,并不曾做些什么,所以她虽然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却也不曾对此现象做些什么。

七公主比林阡心理承受能力弱一些,在事情发生几天之后,到底忍不住了,主动找到了林阡。

她有些委屈地看着林阡:“夫人,您都不觉得害怕吗?”

七公主只要一想到自己每次出现在那条街上,便有无数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嘴里还兴奋地发出一些意味不明的“来了来了”之类的喊声,就觉得头皮发麻。

她都做了好几天噩梦了。

林阡怜爱地摸了摸她头,笑道:“行,我让王锵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

于是没多久,林阡便知道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