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失落的世界3(第2/3页)
孟锦:“……”
倒也不必,他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
不过他显然也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会被当成靶子,看了青年一眼,“算了,先生还是走吧,免得被我牵连。”
他知道先生厉害,但毕竟他也只是一个人,哪能跟朝廷作对?
“我也没想拼了命救你啊。”青年理直气壮道。
孟锦:“……”
“醒了,看见你挺好的,我也该走了。”
刑不上士大夫,对于文人,朝廷一般不会用刑。
说罢,青年转身就出了大牢。
孟锦:“……”
还真就是来看看的。
哦,还要给他收尸。
黑暗里,孟锦笑了笑,从进入牢里后,第一次感到安心。
走出大牢,青年抿唇低语,“不会拼了命救人,顺手救一下也不是不行。”
翌日,孟锦是被人叫醒的,前来放他的是一名穿着红衣的宦官,对方对着他恭敬笑道:“孟状元,陛下还在等着您呢,快跟奴才走吧。”
孟锦糊里糊涂地被带上大殿,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有道声音,不卑不亢,不疾不徐,仿佛眼前的人间帝王和文武百官在他眼中也不过是跟贩夫走卒一样的普通人。
“舞弊这种事,想要验证再简单不过,把人叫来当场考一番就是,草民也不明白,为何各位大人没一个人想到。”青年的声音略有困惑。
“许是脑子都用在别的地方,没想到吧。”皇帝冷哼一声,言语间竟是配合青年。
孟锦晕晕乎乎上殿,刚跪拜,就听上座的皇帝语气温和道:“孟锦,朕今日给你一个机会,你可别丢了先生的脸。”
孟锦:“……”这就先生了?
虽然知道先生有本事,可一天时间就把皇帝哄得团团转,这本事也太大了。
他恭敬道:“是,谢陛下,谢先生。”
青年坐在皇帝给他赐座的椅子上,欣赏着面前表情各异,但绝对对他没好感的官员们,笑了笑,淡淡道:“好好答题。”
孟锦不敢不听,即便肚子饿得不行,手也被冻僵,他也没有表现出来。
好不容易答完这些官员现场出的题目,令皇帝看了颇为赞赏,官员们也无话可说后,才松了口气。
“先生,给您安排的府邸已经准备好,您还想要什么,朕立马让人给您送来。”皇帝恭敬将人送出去。
青年点头执手:“多谢陛下。”
自己得救了,状元也保住了。
跟着青年走出殿门时,孟锦还有些不敢置信,“先生,您不是不喜欢京城吗?”不是不喜欢功名吗?以前怎么也不愿意来京城,若是为了救他,现在他也没事了,怎么好像是要常住似的?
青年看也不看他,“现在喜欢了。”
他忽然觉得,看着别人看不惯他却又干不掉他的样子还怪有意思的。
“那您不教书了?”孟锦噎道。
“教啊。”还得感谢皇帝,愿意给他造势,让他广收门徒。
好吧,他又不做官,收不收徒,收多少弟子也没太大关系。
不过教书这种事,在哪儿干都一样,村里,后宅,书院,他都做过了,这朝堂上他还没有过,尝试一下也不错。
孟锦内心感叹,先生还真是随遇而安啊。
几日后,当他知道先生教的竟然是朝堂上那些年龄样貌性情能力都各异的文武百官时,差点没摔个大马趴!
半晌,忍不住汗颜,得了状元又死里逃生的骄傲迅速退去,只觉得自己真是个废物,连先生边角都没摸到。
不过,这么说来,那些家伙现在也算他师弟?这怎么好意思……所以要怎么才能让他们喊呢?
孟锦转动着眼珠。
说是教官员,但大人可不比小孩子,性格已经定型,青年并未真的教导什么,不过是在日常欣赏他们看不惯又干不掉自己的憋屈表情的同时,又让他们互相制约,互相了解,从而稳定朝局罢了。
此后,但凡官员,都要在他这儿“培训”这么一遭,而朝堂格局,也多半是在他这儿定型。
时间越久,官员越新,年龄越小,他们受到的影响和教导便越多,几年后,连当年曾劝青年去科举的书生也到了青年面前,感叹道:“你可真是名动天下!”
青年笑笑,“可还羡慕文阁老?”
“阁老虽好,远不如君。”书生向他长鞠一躬,拜了拜眼前这位绝无仅有的天下之师。
不过几年时间,洛先生之名已经传遍天下,他平日里自己在府中待着,生活十年如一日,也没什么感觉,也从未因此而改变对学生的态度。
除了培训官员,他更多还是会收一些看的顺眼的孩子教学,教育这种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待官员和孩子,他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也导致许多官员家里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官的爹/祖父对他看不顺眼,恨不得眼不见心为净,当学生的儿子/孙子却对青年推崇备至,每天饭桌上小嘴巴巴说个不停,常常多吃一道菜,竹笋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