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格格(第2/3页)
王母:“我们商量好了,等鸾姐儿生了孩子,就会请封为侧福晋,平郡王到底年轻,他现在手中没有什么实权,他想要上战场立功的。”
他们王家,就是武将。
是可以互惠互利的。
听了她这话,王二太太和王熙凤才觉得好了些:“既然如此倒是可行,其实也不一定要生育有功才能请封,只要有说得过去理由就行了。”
“对啊,只是多半是这样罢了。”
贾琏倒是不觉得格格低,皇上指给那些皇子阿哥的格格,满人出身的,父系三品四品的又不是没有,现在王家女儿给铁帽子郡王当格格哪里委屈了?
日后生个儿子,等郡王去世,嫡长子继承郡王,其他的一个爵位是少不了的,王家表妹也能跟着儿子出府当老封君享福去。
他叫人把大姐儿带来了,逗了逗,“你说我们女儿日后能不能像她姨母这般造化?铁帽子王啊!”
王熙凤白了他一眼,“二爷你这话说的轻巧,我二叔是三品。”
所以堂妹想要进王府,自然能,以格格的身份进去还有些委屈,但是等到他们的女儿长大,那时候到老爷应该还在,老祖宗也不知道能不能有那么高寿,要是去了,就是将军府嫡长女,他身上就是挂着一个五品的虚职在身,大姐儿还真不一定能够进王府去当侧福晋。
这就老调重弹了,贾琏认为这没有什么意义:“你除了这个就不能说别的了?”
他也不逗女儿了,甩了甩袖子,没趣味的离开了。
王熙凤哼了一声。
你无能还不让我说吗?
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得到一个诰命?
靠他,还不如靠她还没出生的儿子来的有盼头。
平儿看着这一幕,没忍住叹了口气。
王熙凤听到了,拧眉:“你这丫头,我还没叹气,你叹什么?”
平儿勉强笑笑,“我也不知道。”
不知不觉间一口气就叹了出去。
林家是之后才知道的,知道了之后他们都默然了,王熙鸾这是一时意气,还是王家之前就有的决定?
如果是王熙鸾一时之气,这样对待自己的一生太不负责任了。
云舒瑶:“如果她家里不同意的话,能成吗?”
确实,如果没有她父母的同意,这门亲事是不可能的。
她或许是一时意气,她父母呢?
琛玉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不说话了。
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却是觉得好笑。
意气之争,完全是个小孩子,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至于王子腾夫妻两个,不过是没有那么爱惜女儿罢了。
这样的人家什么时候少过?
“你们关注这些还不如定好琛玉的人生大事,怎么样,定好了吗?”
关于这个老太太也是纠结了很久,她知道最后登上宝座的是四阿哥,但是其他的她知道的不多,比如四阿哥登位后会重用什么人,现在朝堂上的哪些人会有好结果……因为她所能看到的大部分都局限于贾家和林家。
贾家很少谈及朝堂上的事情,毕竟贾府里面没有什么在朝堂上的人了,王子腾能爬得这么快,还是接受了贾家之前的余荫,他走的也是武将一条路子,跟林家不一样。
他们要结亲,当然是在文官这边找,不然家风就是一个问题。
老太太只能剔除掉一些和太子、大阿哥等人有关的人家,但这些儿子在最开始就已经剔除掉了。
他除了四阿哥之外,其他阿哥都不想再产生什么纠葛。
云舒瑶拿到了林如海给的名单之后,她先看看有没有眼熟的人家。
历史课是学过的,一些特别出名的大臣她有听过,比如张英和张廷玉,不过张英现在已经致仕了。
他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不会跟阿哥们结亲。
林家有女进了四阿哥府,同样是他们避嫌的。
接下来是鳌拜,他出名是因为电视剧康熙智擒鳌拜,还有就是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人,是大阿哥和太子相争的重要角色。
另外还有一个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他的诗词很出名。
再往后,云舒瑶比较有印象的就是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坤了。
现在乾隆都还没有出生,也不知道会不会蝴蝶掉他的排行,甚至是他的存在。
林如海之前给云舒摇的名单上有四户人家。
她用了一段时间打探他们的情况。
林如海挑的是家族立场,是政治理念,是他们家的男丁。
女眷的具体品性,他了解的比较片面。
这里门第最高的是一位内阁学士的嫡孙女,内阁,也是林如海接下来的目标。
门第最低的是一位追封三品官的女儿。
追封,就是说他已经去世了,他是林如海的师兄,是在职期间因公殉职的,在任职时,是从四品,殉职后才追封为三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