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章 刀口起舞刀背歇(第7/8页)

当时我隗哥确定里面有一个叫沈福之后,就知道抓得没错,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不一会儿队上车就来了,一大片人全都来了。同事都说,抓得漂亮啊!你们俩抓这么多人!队长也来了,把人往车上一装,直接带去了太阳宫派出所进行审问。

在讯问过程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讯问了一天,没有一个承认的,都发含糊。因为没有证据,我不能光靠推理破案,又不是侦探小说。这就到了一个案子的瓶颈了。人抓到了,不等于案子就破了。局长也来了,讲话这是北京市挂账的一个案子,必破的一个案子,呵呵,又不是先前说先放放的时候了。为啥啊,人抓了,看到希望了。可是越抱有希望,我们压力越大。

上升到大案要案的高度,你要是抓错了人,尤其你还带枪了,就等着吃不了兜着走吧。但隗哥坚定地说,这个案子不是沈福干的,我负全责,一定是他!坚定不移,一定是他。就这样隗哥就把我们的信心又给鼓舞起来了,带着我们继续讯问。

到了第三天,其中一个从犯招了。他害怕呀,就这么关着他们,来回来去一个个提审,威逼利诱逐个击破。人都怕事儿,能躲则躲,一看躲不过去了,那事儿小的就扛不住了,他事儿小,他犯不上小事儿变大事儿啊!原来他们当时是五个人,仨人轮番拿刀扎的。这仨人扎,另俩从犯干吗呢?一个抬脑袋,一个抬腿,给死者扔到西坝河旁边了。搬尸。

说起这个青少年团体犯案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有等级制度。

这个就特别……怎么说呢,有点儿控制人那个意思。我们仨动手杀人了,你们俩地位低,轮不到你们俩,但你俩也别想置身事外。那其中一个孩子,有心计,求表现,扔完了以后,把死者的那话儿就给割了。割了,啪,还给扔了。回去跟为首的这个沈福这么一说,欸,这个老大就高兴了,他就觉得自己倍儿有出息。

这个案子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的。凶器后来带他们指认现场,也从河里捞出来了。这案子等于我们将被动转为了主动。先抓人,审讯,然后根据口供,收集了证据链。匕首出来了,哪儿来的,谁买的。人抓着了,血衣裤在哪儿,扔哪儿了,找回来比对血液,包括鞋印,等等。隗哥经常和我说,办案子,不能光凭直觉,但一个好刑警,必须有他的直觉,就是这么个道理。

结案之后我仔细想了想这起案子的杀人动机。林苗苗是为了五块钱死的,那么金笛呢?他的死不是因为钱。

说出来我都不信,因为什么?很简单!

酒是导火索,面子是根本问题。

就是喝多酒了。这个艺术小青年儿啊,家庭条件好。肯定好,那个年代,就跟父母出国了,在国外生活好多年,回来到画院进修油画。那他那个……说思维也好,习惯也好,或者说层次,跟嫌疑人他们就不一样。不一样还是他层次高,层次高不说,还有钱,说个这那的,都是别人不知道的。

那嫌疑人他们就觉得这个孩子爱吹牛,又看不上他们。得,矛盾就来了。尤其这个老大,平时吆五喝六惯了,都以他为中心,冷不丁这孩子加进来,说他们不知道的生活,花他们没有的钱,你这属于啥?属于邀买人心,你是要当老大是怎么的?最后,这个老大就给他干了,动机就这么简单,一条人命就没了。就是妒忌心!

你说他杀人动机,为钱也好,为情也好,都不是,就是妒忌心。咱们一块喝酒,你为什么那种表现,上我相熟的场子来喝酒,你不给面儿,又摔杯子,又干吗的,你装什么逼?其实不是,小伙子就是喝多了。他到北京来,没什么朋友,平时画画又枯燥,就爱上个歌厅娱乐娱乐,认识了老乡,就特愿意往一块儿凑,大家一起放松放松,你说小伙子是要出来混社会?真不是。

说起那会儿啊,咱们这儿土,人家国外洋,在人国外这都是正常娱乐。就跟咱现在去酒吧、去KTV一样,挺冤的其实。话说回来,这点事儿,本来你打他一顿也行,为什么要杀他呢?是因为沈福是圈里的大哥,我要巩固我大哥的地位,你不听我话,我必须给你搞了,我不搞你,另外五个人该不听我的了。

沈福的逻辑就是你是我兄弟,我带你玩,但你不能爬到我头上来,大家一起出来你敢这么牛逼,又是喝酒,又是摔杯子,又是耍酒疯,全都不行,出去给他干了,出去就弄死了。小孩特别帅,给弄死了。那帮人真狠,真往死了干。他们对自己人也特别凶狠,自己干自己人,基本不留活口。

案子破了之后,我审问的那些孩子一招供,我当时一下就从屋里蹿出来了,说我好大喜功也好,就那种感觉。压抑了四个多月,经手的头一个杀人案给破了。那个时候我对杀人还没有概念呢,正是这个案子给了我概念。兴奋,这个案子曾经顶着那么大压力,曾经那么不受重视,又一直浮浮沉沉云里雾里,终于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