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案巧破,小案大破(第5/8页)
通过俩老人死亡的位置和衣着状态,我很确定他们是在熟睡中被杀死的。这错不了。我来还原现场,就是再来确定这一点。
我怀疑陈晨,所以假定凶手就是他一人。下手时间参考法医意见就设置在凌晨三点。那么,会发生什么?发生什么会反映出我面前的被害现场?
我盯着衔接客厅与主卧室的走廊,在头脑中还原当时那惨绝人寰的暴力现场。
凌晨三点钟,凶手陈晨抄着一把刀就进他爸妈卧室里去了,进去之后,先干他爹,得先干男的,男的劲儿大反抗概率大呀!先干脑袋,开始扎。扎完脑袋,开始扎胸。差不多了,人动不了了。
在扎老爷子的过程中,老太太醒了,不可能不醒。但醒了恐怕达不到足够清醒,她也许会问:儿子你干吗呢?
对于凶手来说,此刻他就得采取行动了,调过头来又扎他妈,扎他妈的同时,他爸起来了,想呼救,往床下跑。得呼救啊,往下跑。
凶手肯定急眼了,顺手把旁边他爸放在扶手椅上的领带给抄了起来。拿领带一打扣,勒着脖子之后,蹬着脑袋脚一踹,把他妈给勒死了。这一点法医可以佐证,女死者死于机械性窒息。男死者呢,死于内部大出血。
他一勒他妈,他爸那会儿迷迷瞪瞪想回来救他媳妇儿。一回来,啪!摔倒在地下了,这个时候他身上已经有六七刀了,但还没死呢。凶手等着他妈没气了,又过来补了他爸两刀,全都杀死了。
走到两个受害人死亡的位置,回想他们死亡时的状态,我觉得,我的推理应该是没错的。符合现场痕迹、符合法医推论、符合行为模式。当时陈晨报案的时候很冷静,这是一个非常冷静的孩子。爸妈死了也没惊慌,从头到尾是非常冷静的。
“刘哥,我把材料捋了一遍,陈晨的口供前后矛盾之处可有不少啊。”
我看向李昱刚,瞧他戴着“防毒面具”那德行,绷不住想踹他屁股一脚。我也是惯着孩子,真是惯着孩子,我姐说我一点儿没错儿。李昱刚对味道敏感,受不了犯罪现场的血腥、腐败气息,我就跟他说你偷着戴口罩不要紧,有我呢。但是你也不能这么嚣张吧?你说他像个什么样子,口罩就口罩吧,他戴了个豪华版自带空气流通版本的巨型口罩!搁谁谁不想揍他啊!
“走,出去说。”我扶额。
“欸!就等您这句呢!”
他戴口罩我看不见他的表情,但那双弯弯的眼睛出卖了他憨笑的神情。
“李昱刚我跟你说,你这个口罩,我不想在犯罪现场看见第二回!”
上了车,我点上烟,直视着李昱刚的眼睛。
“我……我还特意置办的,买了仨呢……真挺贵的……”
“你这不像话!极其不像话!咱们出来办案,环境是差,但咱们有规定,你说规定是死的,可以灵活,但不是这么个灵活法儿。”
“这不是就咱们仨嘛……”李昱刚的声音很小。
夏新亮没戴口罩,他狠狠瞪了李昱刚一眼。
“但你知不知道什么叫隔墙有耳?知不知道这种信息化时代每个人的手机都是手雷?亏你还是互联网达人,你说但凡谁把你啪一拍,媒体再一宣传,警局不要脸面的?全体公安干警都跟着你不要脸面的?”
李昱刚头垂得低低的,“刘哥我错了……”
“甭装可怜了,说正事儿。材料都哪儿对不上。”
“噌”,小脑袋抬起来了,脸上一扫阴霾,李昱刚开始滔滔不绝:“第一遍材料出来之后,这小子特别冷静,我就觉得不对,但是咱们没有时间对他进行工作,忙着围现场转呢。”
“哦?”我看向他,原来他也觉得不对了。小同志很敏感嘛。不仅敏感,还能细致地再过一遍口供,这很可以。
“咱们一共找过他两次,他都很冷静。他越冷静,我越觉得这冷静背后有让人不寒而栗的东西。我就开始比对这两回的口供,找细节,专找细节,譬如头一回他报案时候的穿戴,这咱们是看在眼里的。可第二回问他你那天穿的什么鞋,穿的什么袜子,穿的什么裤子。对不上。跟咱们观察的不一样。感觉他就是随便说说。虽然对答如流,但就是随便说说的感觉。”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需要推理能力,更要有笔头功夫,所有的东西你要录音、你要记录整理,因为大脑很多时候里面存的东西是不恒定的。很多事你以为归你以为,真相归真相。这个时候,记录就是一件特别有必要的事了。那一个材料整理出来,我们之后反过来细节要盯它。我们材料出来的时候是非常细的,通过整个细的过程发现不对,然后进行再扩大。
“第二个,就是现场了。案发的卧室有大量被翻找的痕迹,符合陈晨说的抢劫杀人,但是,他的房间,他自己住那屋儿,是没有翻找痕迹的。很整齐,哪儿哪儿都特别整齐。陈晨说他屋内没有钱财,他知道可凶手会知道吗?不知道,不可能知道。人都杀了,要抢劫了,不可能说就可着一屋儿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