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要大量的筹备粮草,还要去求助当地指挥使,就不能让人家自己出粮草。
南郡府的陈粮食,统统都卖上了高价,全部被一扫而空。
大元县小酒馆里,总是有人在夸夸其谈。
好多人觉得主公做事,实在是太任性了,甚至是故作玄机的摇摇头。
“这要是搁我身上,我肯定不会这么做,冲动啊,还是年轻……毕竟没成婚呢,没成婚就不是大人,这做事啊,就是欠妥当。”
摇头晃脑的故作神秘的说道,似乎只有在贬低别人,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
“大董,你又懂了?你认识什么都懂,就赶紧把酒钱给了吧。”
“就是,人家元三少爷哪里做的不对了,就跟你一样怂!”
“哈哈哈,还是嫉妒人家出生好吗,这脾气是个爷们 ,我听的都解气!”
“咱们是个粗人,不整这有的没的,咱就觉得袁三少爷是个好主公,够义气!”
“可不是嘛,我听了都热血沸腾了。”
喝酒的人,可不仅仅是有装大明白,更多的还有一些草莽之人。
这些草莽之人,说话办事儿都是一副粗人样子,就喜欢快意恩仇的日子。
不得不说,袁斌行事风格很受‘粗人’的喜欢,符合他们行事标准。
小酒馆就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也是传播消息的好地方。
‘南郡府袁三少爷太莽了,快意恩仇,够爽快!’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南郡府,甚至有向外传播的迹象。
本来世家子的身份,已经让袁斌就受关注,读书人喜欢袁斌的身份,武人喜欢他的性格。
千人私兵集合,粮草充足,即刻启程。
袁斌甚至也是亲自压阵,以示此事的重视。
红袖和楼管家一同前往,王村长看家,书香和春花照顾好两个小公子。
千人的队伍,行走间所带来的尘土,都是沸沸扬扬的。
私兵出征行走出大元县,引得众人注目。
因为这个场景特别像出征打仗,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想要抵达绿山寨,必须跨过三个城,而如此多的士兵出现,就相当于要造反。
庆幸的‘袁三少爷’莽撞,想要亲自报仇这个消息,已经传出来了。
而且从来没想过要踏进城池,每次都是绕道而行,而且还拿了袁家的家徽,希望可以看在袁家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论是县令还是知府,看着如此懂规矩的袁家三少爷,也愿意给点面子。
就当看不到了,反正出了事,人家老爹袁太尉还能捞一捞。
距离绿山寨最近驻军,就是金陵城的驻军,士兵数量达到三万人。
主要是金陵城是南北要塞,每次还有抵挡匈奴的防备措施。
要说绿山寨和金陵驻军指挥使,没点关系的话,搁谁身上谁都不相信。
绿山寨上面的土匪顶多是千人。
而且这千人中有一些还是干杂活的人,真正杀人放火的土匪可能就几百人。
就这么点儿土匪,愣是剿灭不了,这合理吗?这完全不合理。
就放在眼皮子底下,就这么杵着,难道不别扭吗?
金陵驻军指挥使肯定是有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
金陵驻军指挥使孙冈,能力强不强不知道,搂钱都是一把手。
孙冈已经焦急的在书房,怎么办呀?他好像是得罪了顶头上司的儿子。
“早知道啊,就不贪图银子了!”
孙冈急的是直跺脚,真是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害怕。
只要呆在现在的指挥使的位置上,他就能时时刻刻的捞钱,哪天他要是下去了,甚至是入了大牢。
孙冈待在指挥使的位置上,手里有点实权,还有不少的人拉拢他,小日子过得很舒服。
曹禺军师赶紧安慰:“孙指挥使大人,现在不用着急,水到桥头自然直。”
“可从来没传说是您的问题,而且咱们正好借此事,坏事变好事,祝您更上一层楼!”
“军师,你这么聪明,肯定能救我呀!”
孙冈就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抓住曹军师的手,不停的求他赶紧想想办法。
“绿山寨的土匪必须都得死,只有死无对证才是对你我最好的事情。”
“不用别人催,咱们自己行动,朝廷要怪罪你也有借口,绿山寨本来就是山路崎岖,易守难攻之地。”
“你前期就是在摸索详情,就是为了将绿山寨的土匪一网打尽,减少我方伤亡……”
曹军师不愧是军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已经有反败为胜的迹象了。
“好,就按照军师所说的去做。”孙冈就是这点好,特别听劝。
只不过他们全部都没想到来了这个曹家三少爷是个铁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