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新十三区(第3/4页)
小草常常听麦子说起蓝星的事情,一下就想到了麦子曾提过的发型店。
金流风此时已经率先从一系列入城登记中挤出来,跑到麦子她们面前。
开启了刨根问底的模式:“你是城主?你们怎么敢亲自跑去齐国,你们这里还差什么职位......”
此时城内的各区管事都齐聚了高台,紧张的拿着手中这几月的业绩,像鹌鹑一样缩在了人群后面。
柳雅崔明秀几人站在了人群前端,高下立分。
属官们看到来了个俊俏郎君,一门心思想扎进代邑的官池中。
心中为来人默哀了几分钟,没看到原本风华正茂的同僚已经被繁琐的各类事务催生的已经白发横生,除开人群里前面几位永远精力充沛的猛人。
同时又松下了几分心神,终于有人要来垫底了,手中的事务应该能分出去不少。
金流风看到来了一群穿着统一制式的男女,个个高风峻节,一下就猜出了这些人的身份。
虽然眼尾处有几分疲倦,依旧掩盖不住这些官员的风采。
尤其是看到里面的才高气清的女郎君,金流风的心更是被激起一片壮志酬云。
麦子叫来田小芽,看到金流风填的籍贯依旧是男性,也没有戳破她。
而是让田小芽带着金流风和其他应试的游民在客楼住下,介绍代邑的情况,准备大考的事情。
便带着属官们回到了县衙。
柳雅率先将近月的主要事迹归纳在册子中,交给了麦子。
麦子简单翻看了一遍,学堂和医署已经全部建好,如今更多的人力用在了修路和建设城防上。
“明日大考,诸位回去可多多准备。”
下面的人四顾相望,如今的长鸣县令段子越率先问道:“城主,此次大考可否自行申报官职。”
麦子望向提出问题的青年,如今代邑整个农耕的事基本是段子越在负责,段子越虽为长鸣县的县令,却时常走动在各个县池间。
“可以,按以往业绩来酌情调配。”
段子越听到此话,长舒了一口气,这县令一职可真不是好当的,小到家中财产划分,大到刑责判罚,都是由县令过目。
而他手上,还有柳雅派发的各地关于农耕问题的调配令,柳雅这女人看着好说话,实则绵里藏刀,他反正是要累成狗了。
即使如此,他老爹还在家里不停的给他灌鸡汤,譬如好不容易考上了,好好工作,不能辜负长鸣百姓和城主大人对他寄予的厚望等等。
麦子处理完手中堆积下来的事务后,小草顶着一身毛绒绒的棉花走进来。
“制衣坊已经将棉花放入工序中,不久棉衣就可以上市了。”
周国自从割城后,将临近的州郡对代邑全面封锁。
如今代邑城的百姓都是靠往年的棉花库存过冬,还是有近半人都没有避寒的衣物。
好在城里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火炕,少部分人都选择了窝在家中抵寒,其余的百姓还坚持在外劳作,等到初雪后再窝冬。
“制衣坊再多招一些人,先暂时将关北村的人安排在新十三区,贴几张招工的告示。”麦子在代邑的舆图上圈出一块地,是刚修建好的新区。
小草将身上的棉花都摘干净,装进了布袋子里,准备缝个夹绒手套出来,顺口询问着这些人的籍田税:
“那新进人的田地怎么划分。”
麦子沉思了片刻,这些外来游民,身无长物,不像当地人有房有地,也拿不出钱置换房田。
“先暂时租赁给他们,一年以后收取租金,到时若是欠逾,再收回公中房地,地里粮食充公。”
一年的时间,按照代邑目前的发展,足够一个成年攒下不少月币。长久待在代邑,便能攒下买断房地的钱,这样的租赁模式也能留住外来游民。
第三日,县衙外放榜后,正式公示了代邑新任的属官。
其中大体不变,其中不作为的部分官员被淘汰,变更为新来的游民,或是从下属县池调配过来的官员 。
段子越正式任职为大司农,负责领署整个司农司。
封苋调配为永安县县令,崔明秀调派至代邑担任学官。
金流风被安排在了市舶司,负责陆地贸易。
其中那名扒着田地作物不放的老头,也在榜上的名单中,名徐江河,暂时任职在司农司。
麦子对徐江河的考卷映像很深,是全场唯一选择农科卷的考生,对农田耕种的见解十分深刻。尤其是农具育田方面,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谈之有物,并非是空口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