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节点(八)(第3/5页)
前几日金晖给他们饭吃,他们自然也高兴,但仅仅是解决了温饱的一时之喜,而非这种发自内心的安稳。
啊,好像是忽然有了某种指望,日子有奔头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金晖在心中嗤笑,口中却不以为意道:“蛮子嘛,有奶就是娘,况且人家才是一家的,咱们不过是外来的,岂能因外来的仨瓜俩枣就反过来与主人作对呢?不必介怀。”
高猛等人面面相觑,又笑道:“其实兄弟们都没什么,只是替大人不值,既然大人看得开,那兄弟们也就放心了。”
有几个士兵私下窃窃私语,但都说这金大人喜怒无常,睚眦必报,可这些日子相处后,怎么觉得传言不真呢?
这不也挺通情达理的吗?
金晖听见了,也不往心里去。
下头的人作何感想,都不要紧。
稍后金晖等人到了近处,刚刚停车就有交趾负责施粥的官吏过来问候:“使者大人这几日辛苦了。我朝诸事繁忙,一时疏忽了也是有的,叫您见笑了。如今都渐渐捋顺了,也就不必再劳烦您啦。”
言外之意:不是我们不管,而是前些时候太忙了,至于忙什么,您自己心里清楚。
现在忙过来了,您就别狗拿耗子了,见好就收吧。
金晖笑而不语,胡乱敷衍几句,饶有兴致在旁边看着。
他不走,那几个小官儿还真就不敢撵人。
只是心中不觉好笑,这厮还真是反客为主,真当自己家了么?之前没事找事,累得他们要在这里伺候这些贱民,如今又问东问西的。
可是他问了又如何呢?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老百姓终究还是愿意留在自己国家的。
金晖一往流民那边去,有几个眼熟的,曾经跟他说过话的便大着胆子上前问好。
“大人,陛下说会抽空与我们重新登记造册,分发田地,减免赋税……”一个游民难掩激动地向这位贵人分享好消息。
等有了田地,他们就不用去海外做昆仑奴了。
之前陈芸确实曾在明面上向全国颁布诏令,大面积减轻赋税等,但实际上真正落实到下面,享受这个免税政策的却成了达官显贵和清流等上层阶级。
因为那些真正需要减免负担的百姓,一早便流离失所,游荡在外,死的死,散的散。连人连地都没有了,减税能减到谁身上呢?终究还是便宜了权贵。
“那很好呀,”金晖惊喜道,看上去很为大家欢喜,“田地已经分好了吗?一人分得多少,种子和农具领了么?何时开始耕种啊?”
说话那人一愣,干巴巴道:“还没有……”
什么都没有。
周围几个游民也迅速沉默起来。
是啊,什么都没有。
眼见金晖面露质疑,方才说话那人赶紧描补道:“不过那几位大人说了,一定会分的。现在朝廷好多事都没有办完,又乱又忙,等与贵国的协议谈完了,也就能空出手来划分田地了,我们不着急,不着急……”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显而易见的虚弱下去,也不知道是说服金晖还是说服自己。
但无论如何,朝廷开口了,给了他们活下去的指望,有了这一点指望,再苦再难也就能熬下去了。
高猛等人就皱眉。
什么叫等与贵国的协议谈完才有空划分田地?这他娘的不是扯淡嘛!
金晖失笑,难不成堂堂一个朝廷,上下数百上千的官员,真就空不出几个专门管理农桑的官儿么?
陈芸这样说,分明就是转嫁矛盾,要那些愚民以为是大禄使团耽搁了他们分田分地。
好一招祸水东引啊。
依照这些人吃里扒外的脾性,等过些日子朝廷还没动静,没准还真就把自己前些日子好给忘了呢。
如此一来,枪口再次调转,这些被金晖的施舍吸引而来的游民,又将成为攻讦他的利器……
金晖笑起来。
好吧,你做了初一,也莫怪我做十五。
金晖心思翻滚,面上却不显露痕迹,又笑盈盈与他们说了一些话,“朝廷若果然能兑现承诺,那自然是好的嘛,还是在自己家门口过得舒服。”
“是啊是啊……”那些游民纷纷点头赞同。
千里迢迢飘洋过海,也不知能不能成,终究忐忑,还是留在自家安稳。
“唉,说起自家,”金晖忽然话锋一转,看着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姑娘,“如今我等奉命出使贵国,说不得还要在这里待个一年半载的,难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