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召还岳飞(第2/3页)
黄彦节倒是镇定,到底是曾经在岳将军处历练过的宦官,自不怕这种场景。只是请旨如何入殓:毕竟是驸马不是宦官,总不能拖到外面就化了吧。
皇帝的回复是:能。
*
消息很快从宫内传到了外头,自是引起了些议论——
“陛下以驸马大不敬为由赐死?”
官家是为帝姬出气?
才不会呢!他那个人,连亲娘都是他下跪的挡箭牌,何况是认不出的妹妹。
肯定别有企图。
如果苦中作乐来想——成为此时的完颜构最省心的一点就是,姜离都不用像朱祁镇当年一般,去给群臣复盘下史册上他鬼迷日眼的亲征,让群臣对这个皇帝失望透顶。
如今的完颜构,已经是彻底信誉破产了。
破到无论干什么事儿,朝臣们,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对,甚至包括秦桧在内,都会下意识思考:皇帝又为了求和在折腾什么呢?
赐死驸马,莫不是要把帝姬送还金国?!
朝臣们:这样不要脸的事儿,皇帝肯定干的出来!
**
午后。
“陛下,秦相公求见。”
黄彦节再不想报此信,也不敢隐瞒,只得硬着头皮来回禀。
并且重复秦桧的话:“秦相公道有极要紧的事儿,一定要求见官家。”
黄彦节其实知道秦相公一定要面圣的缘故,跟他此时特别不情愿来回禀的原因一样,都是为了官家刚下的一道圣旨——准岳飞自鄂州回临安入朝陛见!
官家不会又被秦相公说动,不肯岳帅回临安吧。
黄彦节祈祷官家不肯见秦相公。
然而事与愿违,官家道:“召秦相公过来。”
黄彦节正要退下,又听官家道:“先把朕这柄剑拿走,收到寝殿去吧。”
**
姜离就这样看着。
看着秦桧从远远模糊的身影,走到眼前。
与宋朝绝大多数官员一样,秦桧也生的很有‘人样子’。
就像他年轻时刚入仕,也曾是主张抗金强硬派的一副人样子——北宋末年,金军逼近开封,宋徽宗召集百官,非常有家族传统的准备割地求和,当时有二十六个朝臣反对,里面就有秦桧。
只是……在他自己做过金国俘虏后,就全变了。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是文天祥的《正气歌》。
因于少保对文天祥的敬拜,那些年姜离也跟着读了许多文山公的诗文。虽说他是南宋末年的人,此时还没有出现,但这句话用在这儿再确切不过。
在危难关头,一个人的气节才显现出来。
若是年轻的秦桧死在了金人手里,那么史册上对他的记载,或许只有寥寥几笔,但大概会是一个抗金的热血青年。
但他终究活了下来,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汉奸。
还是在史册上的‘顶流’级别的奸。
正如此时,秦桧行过礼后苦劝道:“陛下怎能让岳飞还朝?他若回,必要阻挠议和大事!”
话音未落,就听皇帝不快质问:“难道现在,议和大事就推行的下去?”
秦桧愕然。
皇帝继续道:“外头物议如沸,民情汹汹,据说还有军民集结闹事——这样的乱象,你敢修书请金使过来?”
没错,此时正式议和的金使还在遥远的黑龙江。
完颜构在求和这件事上那叫一卑微周到,只接到金国提出要求的信函,就忙不迭同意各项要求,准备都弄利索了,再请他金爹们过来。
只是他也没想到:不过一跪罢了,他还扯了孝道的大旗,群情竟然激愤到如此。
这便是只知求活的畜牲,难以理解什么叫‘人宁为尊严底线而死’这件事了。
于是哪怕在史册上,完颜构力排众议,跟秦桧一起压制朝臣百姓,也是拖了好几个月才压下去,再修书请金国使臣到这儿的时候,其实已经是绍兴八年冬天了!
而姜离要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秦桧就听皇帝呵斥道:“临安城乱成这个样子,金使若是过来后遇到什么贼寇刺杀、百姓拦车伤人等事,这是议和呢,还是添仇?!”
“况且朕听闻,还有暴民、逆兵欲在临安城内生事乃至造反。”
秦桧心不由沉了下去:是了,陛下对谁都不可能全信的。
哪怕他跟陛下同心向金求和,但最终目的不一样:君臣二人是各保各的荣华富贵。
陛下经过多场兵变,尤其是苗刘兵变差点无了,自然多疑的很,如今临安城内民情汹涌,秦桧又不会带兵,陛下这是不肯全然信他,故召岳飞还朝了!
秦桧还准备再挣扎一下:“陛下此时忧京中暴民。可若是岳飞带精兵还朝,岂不比暴民更可忧?!”他索性说的直白些:“陛下宫中养着的‘皇子’,最大的已经有十一岁了,若是岳飞心怀不轨,意图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