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斗志(二更)(第3/3页)
这日难得休息,福田院里头出去务工的人结清了工钱,如今正坐在火炕上数钱呢。
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穿在一块儿,加起来也有好几贯了。
几个男人们将钱给自己媳妇,还顺便炫耀了一番自己的衣裳:“这是昨儿去昌松的时候,一位老爷见我们穿得单薄给的旧衣裳,虽说是旧衣裳,却比咱们以前的新衣裳还要保暖呢。有了这衣裳御寒,咱们再多干两个月的活也无妨了。等再赚点儿,明年修房子的钱也就有了!”
周围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家里有个壮丁赚钱就是好,她们明年开春还不知何去何从呢……
修火炕的热潮从凉州向周边蔓延。
其实这搭建土炕的法子并不难,寻常百姓用不起那么好的材料,也盘不起那么好看的坑,只能捡些砖块再用黄泥糊上去凑合凑合,虽然看着不怎么好看但却也实用。
最先一批人没让衙门动手、私自在家里置办了火炕后,战战兢兢等了几日也没见衙门的人来找他们麻烦,于是便有越来越多的人自个开始修火炕了。甚至后面还有人无师自通,把灶台跟火炕给连在了一块儿,虽然不是很好看,但确实方便又实用了许多。
有了这个玩意儿,冬日里也不显得那么难受了。
手头有了钱,傅朝瑜心里也安定了不少,年前需要准备的事情不少,该有的农具也得备些,沟渠也得重新清理清理,否则等到明年春天春耕再忙这些便会手忙脚乱。
这日他巡视一圈,却在田野间发现了一样意想不到的东西。
李成今儿跟着傅朝瑜一块出门,见傅大人从路边的枯草上摘了一个果子仔细端详,他也凑上前看了看:“大人认得这白叠子?”
傅朝瑜碾着已经干巴的棉桃:“你们这儿叫白叠子么?”
“就是这个名,这东西果实如同茧子一样,若是长开了丝如细纩,一般都是种着来观赏的,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搭理照顾这东西。听闻白叠子还能做布匹,西域便有这样的布,但因价格昂贵一般人也买不起。这种东西制成布匹格外繁琐,没几个人能学得会。”
傅朝瑜陷入了沉思。
白叠子,不就是棉花吗?
棉花这种东西,很早便传到西域了,按着进程这会儿的确应该传入河西走廊一带,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棉花都仅停留在河西走廊一带,并未在黄河流域乃至中原腹地广为种植。直到后世普及了棉纺织技术后,棉花种植与纺织才开始盛行。
言归正传,眼下没有多少人会种这棉花,也没有多少人懂得纺织棉花。然而棉布的市场,无疑是巨大的。
傅朝瑜问:“衙门里头可有谁有西域那边的门路,能够弄来一批白叠子?”
李成略想了想,随即笑着道:“衙门没有这样的人,但是下官倒是认识一位有门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