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迟迟等不到的解释(第2/4页)

噼里啪啦,五分钟,于时没给小河说半句话的机会。

小河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曾经带着自己横穿北京看项目,并肩作战过多少个项目,而现在他居然不愿意跟她多讲一句话。他变得越来越陌生。

小河目不转睛,直勾勾地盯着于时,见于时完全不想再理会自己,扭身快步出了门。

自己算于时什么人呢?若干个员工之一,好用一点儿而已。再想想风生水起的唐若,嗯,现在还不是最能干、最听话的那个。

于时看着小河蹬蹬蹬快步离开的背影,摇头敛眉。他揉揉眉心,江小河让他恼怒之处在于,自己本对她利落大气、爽利皮实的性格有几分欣赏之意,也以为与她之间应该存在一种默契,却在这件事情上如此不分轻重主次。世纪资本的新基金融资正是关键时刻,要储备新项目、找新的行业方向去说服这些LP,而江小河却陷在这个芝麻粒儿里跳不出来。

“不懂事!”

在于时心中,女人首要的品德是“懂事”,要懂得成就男人的“大事”。

于时并不想跟小河解释任何事情,作为世纪资本的老板,他要保证自己绝对的权威。员工必须有绝对的执行力,不允许对自己有任何质疑,身边的人都必须

理解自己、服从自己。

她江小河即使有些许特别,怎可例外?

从创业初期至今,他的成就伴随着小河的成长,刚才他是刻意不细看小河的样子,恼怒是一方面,也是不愿多看她受伤的眼神。于时的字典里没有这种黏黏腻腻的心软。

于时一路开车回家,看着高架下万家灯火逐渐燃起,想起自己之前跟员工说过,决定世纪资本能不能走的更远,就在未来12个月。

他在心里将这个期限又缩短了两个月。“保持饥饿”,这是十年前,于时入行的第一天开始就时刻提醒自己的。

回到家,于时打开音响。

全屋渐渐流淌起小提琴的曲调—塔尔蒂尼的《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同一把小提琴,可以演奏出忧伤的夜曲,也可以演奏出非凡的快乐颂。于时喜欢这首奏鸣曲。这首奏鸣曲来自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一天夜里,作曲家在梦里遇到魔鬼,魔鬼教他用奇妙的方法演奏了一首乐曲。这首曲子就好似作曲家在与魔鬼对话,气势雄浑、高难度的颤音让于时百听不厌。

于时想,其实人的身心就是一个复杂的乐器,演奏什么曲调完全要靠自己。

于时却总觉他现在所体会到的这种巨大的成就感,分分钟会被剥夺。他带领世纪资本披荆斩棘的这几年来,经历了太多的输赢,早已经在感觉上“疲”了“淡”了。世纪资本于他的意义,是让他感觉到自己影响力的延伸,是自己“一个人”的影响力的延伸。

今年资本市场来势向好,于时本想乘胜追击。自年初开始募集一只新的基金,目前融资没有预想的顺利,原本北京市属一只规模较大的政府引导基金已经走完申请流程,现在又拖拖拉拉,步步艰辛。

于时打开电脑,邮箱里面已经躺着一封小河发给他的邮件—《基金募资进展情况表》。

世纪资本并没有专门的IR(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对外联系LP都是于时亲自负责,后续的联系事务等工作,以往都是小河在配合着于时跟进。小河每周末会有一封的沟通跟进邮件,让他了解流程进展。

邮件中列明了每一家LP沟通的进展,文件准备的情况,最近的会议安排,各家LP最近参投了哪些其他的基金,小河还会整理出几句简洁的注意事项提示于时。

即便最近遇到这么多风波,而且小河跟于时之间已经有隔阂,但是工作上,小河还是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专业。这让于时略感欣慰。

这一封提示的注意事项是:“北京西部高新区管委会的文件反馈已经超时两周。”

于时犹豫片刻,拨电话给小河。

最近的周末,小河前所未有的“闲”。

自从佳品智能出事以来,小河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所有的工作,以往周末都响个不停的手机,现在除了广告短信,就只有迈克零星的几条微信。打探消息的同事、心怀不轨的同行、推销案子的FA,大家都像商量好似的,同时从江小河的生活中“蒸发”了。尽管小河努力维持着“正常”,每天翻看大量的案

子,想让自己忙起来,但奈何这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约得成一

这种多年未有的“闲”,让小河心里发慌,她得找点儿什么事让自己转起来,重回轨道。

电话响起的时候,小河正拎着一条绝望的鱼往油锅里放。手机冷不丁地炸响,把小河吓了一跳,鱼脱手掉进油锅里,溅起的油花甩到了胳膊上。

电话里传来于时的声音,毫无客套,单刀直入,“高新管委会的文件反馈延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