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暗流涌动(第4/6页)
妈妈告诉小河,附近熟悉的小店主都知道小河在北京做投资的,就让妈妈问小河是不是在北京认识什么大律师,能帮着大家去起诉元申股份。妈妈还想着让小河看看找找认识的人,帮忙想想办法,这么多年的心血,一下子就全空了。
小河很气愤,之前元申内部通过的零售业务线调整方案和对外的公告稿都清清楚楚地写的会给到租户应得补偿款,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就能说话不算数儿。
惯于自立的小河不喜欢去求任何人开绿色通道,周维难得对零售业态改造稍加放心,她不想自己的事情再令他烦心。
二人吃饭间,犹豫了好久的小河还是担心,一方面是担心爸妈,一方面是担心周维不知道这些已经出现的乱子,“零售业务线调整还顺利吧?”
提到这个话题,周维来了兴致,“很顺利,只要够坚定,一切都会顺利的。小河,中国的零售行业要转型,元申的丽辰百货重组调整只是先头兵。不仅仅在中国,在美国也清楚看得到零售业的变迁趋势。任何不适应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业态都会消亡”。
“线上线下融合”、“围绕消费者的业态变迁”——
若在过往,小河定会兴奋地参与这些讨论。但她今天只能强打精神听着,不时附和地问周维一两句话,心不在焉。
小河还是要提醒下周维重视整体风险,“我们老家那儿的元申丽辰百货也在停业拆改中,清理商户很强硬,那些业主受到的经济损失很大,当时又签了霸王条款,现在没有办法拿到一分补偿。”
周维完全不担忧,仍旧大口吃面,“他们确实没什么办法,租赁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楚,按生意规则做事。”
“这些丽辰原来的摊位小业主就都没有了收入来源了,还是蛮可怜的——”
“在资源要素重新配置中,就会有人为此受到冲击。中外如此,商业规则,很正常。”小河收回后面的话,看着周维,他当断必断。
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
这些资本市场、商业大佬们,掌握着资源配置的权力,他们头脑中最小的考量金额单位是“亿”,他们的思想洞见左右着行业走向,一个决定就会砸掉另一些小人物的饭碗,一句话会改变千万人的既定生活轨迹。
小河想着家中的街坊和辛勤的爸爸妈妈每日计算着售货的流水,如果比平日多卖了几百块钱都会兴奋不已。想着自己曾经面临失业,盘算着手中的积蓄还够几个月的房租。再想想好朋友迈克工作五年多还是攒不出京城房子的首付款,人前的他是出入高档写字楼的金领,然而房价的上涨永远超过了他的收入上涨——
敏锐如周维,想到那时二人曾在商场偶遇:“有没有你认识的人在被拆迁之列?”
“嗯,我爸妈。”小河脱口而出,又觉尴尬。她没有想过周维会主动留意到她的烦心事。
元周维笑笑,放下碗筷儿拉了个群,“找这个人就行了,会给你爸妈安排好,注意保密。
只需一句话,就解决了爸妈多日烦恼。这是周维的特别关照,小河宽心之余,也有了一丝不适。
至于王叔李婶张阿姨这些邻居,小河无能为力,也帮不上,他们很快就会失去了生计来源。人生从来不公平,更是无法被比较,但是,或哭或笑总要生活下去。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我们生活在地上的芸芸众生在这些天上的神仙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数字、一些商业要素而已。
小河继续她在元申股份形只影单的日子,工作很充实,根本没时间留给她去想其他有的没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大多也是在不知不觉想着周维今天的笑容和愈发亲近的眼神中过去。
这一晚,小河失眠了。
白天,周维临时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办公室里备用的西装刚好送洗,只得让小河这个助理跑一趟商场。
小河找到周维发来的店铺,店员早已经殷勤地备好了需要取的西装,包在特制的盒子里,“周先生好几套西服都是在我们店里订的,尺码早就有。周先生的身材真是太标准了。”
赶时间的小河自行拎起外包装用的纸袋,一边客气地道谢,一边接过盒子放进纸袋,一瞥之下,是五位数接近六位数的价格。虽知周维的行头通常不简单,这价格还是令小河咂舌。
买咖啡时,小河又瞥见商场里运动品牌展示柜里一套眼熟的深灰色登山装,是周维与自己攀登妙峰山时所穿。她忍不住进去翻出吊牌看了看,也是五位数。
呵,自己那套几百块的登山装,居然也好意思觉得和周维是情侣款?小河禁不住自嘲地想,又赶紧将心中升起的不适感挥开。
却如何也没能挥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