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魏岱来信(第3/4页)
古董啊,往后会越来越值钱的。光是大队长手上拿着的陶俑,百万都不止。
为此,闻嘉嘉伤心了一段时间,直到魏岱的信件寄到。
——
南方的十月底,没什么肃杀的氛围。
山还是绿的,绿得如墨。
水也还没冰。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是秋江水寒鸭同样先知。鸭子最近还挺活泼,可见天气尚未冷。
闻嘉嘉甚至在赶鸭子的时候收获了一只野鸭。
老天爷,国家二保,是她亲自抓的,搞得闻嘉嘉吃的时候心慌慌。她还特意看了眼,不是中华秋沙鸭,这才稍稍放心。
真别说,野鸭确实好吃。
反正比野鸡还好吃,特别是同苦槠粿干一同拿去炖,把肉炖得烂烂的,炖出一层油来,汤浓味美,香得人都要把舌头吞入腹中。
门口院子里的柿子终于熟透了,闻嘉嘉这段时间是数了又数,这棵树上有多少柿子,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小姨,今天能吃了吗?”她第31回 问。
闻萱望着柿子树流口水,每天都要搬把小凳子坐在门口盯,生怕有鸟儿或者淘气的小子来把她的柿子抢走。
闻嘉嘉拍拍她脑袋:“可以了,去把杆子拿出来,再让姐姐拿个竹筐来。”
柿子树高,需要有专门的杆子才能摘。
“好!”
闻萱兴奋地跳起来,迫不及待冲进屋,她终于能吃红彤彤的柿子了。
就在此时,有自行车朝着闻家而来。
“闻嘉在家么?”
闻嘉嘉愣了愣,来到门口问:“在,怎么了吗?”她从衣服上认出来了,这是邮递员。
小唐笑笑,“你是闻嘉?”
闻嘉嘉点头。
“有你一封信,签个名儿。”说着,小唐把信件从兜里掏出来。这是军用的,他的亲自送来。
闻嘉嘉心里有猜测,忙取过来,签个名儿便急不可待地拆开,件打柿子的事儿都忘了。
信件来自魏岱。
[嘉嘉,展信佳。原谅我此刻才把信送到你手中。现在该是11月了吧,家里的橘子成熟没。我小时候曾到你们村偷摘过橘子,最甜的该是西山大岩石边上的那棵。
这段时间生活过得可好?你喜爱吃粉,可去县城找老白换,他做粉有一手,顺滑柔韧不易断。我当年曾吃过他做的牛骨粉,味道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有个好消息,部队终于动工建家属院了。我在这周升了连长,有机会分房屋。不知你喜欢楼房还是平房,若是楼房也没关系,我的领导是位好人,我去磨磨他。
嘉嘉,你不知道,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我后悔在离家前没有和你照张相片,以至于想你时只能在脑袋中细细勾勒你的身影。
……我这里的梧桐已经只剩枝丫了,到你生日那天,或许会迎来第一场雪。想必家里还是温暖如春吧,只是你别大意,若需要木炭可去公社酒厂找冯安,他是我的朋友……
嘉嘉,如果可以,我想收到你的回信。]
闻嘉嘉心里涩涩的,翻翻看,他写了五页的纸。
她有点为难,她写不了五页啊……
她都多少年没写过这么多字了。
但她的心神很快又被分房的事儿吸引,闻嘉嘉忙不迭跑去房间拿纸笔。
“小姨小姨!打柿子!”
闻萱着急地催了。
闻嘉嘉人进房间了,声音传出来:“乖乖的去守着柿子,小姨等会儿来打。”
说完,就咬着笔头组织语言写回信。
头一件事儿,就是必须要平房。
这个年代的楼房,真是不敢恭维。原主自小在家属院长大,她养父母家还好,其他子女多的人家,简直无处下脚。
祖孙三代十多口人住在四五十平的房间里的家庭数不胜数,而且能有四五十平,已经很不错了。
闻嘉嘉掰手算了算。
魏岱这种级别,能分到50平算顶天。而自己这边就有三人,闻春和闻萱还会慢慢长大。
自己要是真和他结婚,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要生孩子的吧。
这样一来,一家五六口住50平的房子,即使这时候没有狗屁的公摊,那也太过狭小啊。
再说,现在的楼房是一层楼里好多户。说不准还有个公共卫生间,往后洗漱上厕所都得和人共用,闻嘉嘉接受无能,宁愿要平房。
闻嘉嘉“唰唰唰”地下笔,“要平房”三个字重复写三遍。
随后还能写啥呢?
闻嘉嘉又想了想,把浮阳大队发现古墓的事儿说了,很是骄傲地把古墓是自己踩塌的,将盗墓贼妄想偷盗古物却被自己撞破的事儿也给说了。
又说自己被这该死的盗墓贼搞得失去了和大强当同事工作,不过祸兮福所倚,她又被安排去放鸭了。秋收结束后,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放鸭,时不时还能捡两鸭蛋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