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5页)
黄向阳笑了一下,“不用一年,半年的工资都多了。”
“真的?”庄希一脸不可置信。
他们的工资是逐年增加的,就说庄希本人,九零年她的工资拿到手两百块出头,上个月发到手五百四十八元,六年间翻了一倍还多。不跟做生意暴富的人比,这已经是高工资了,但也是买不起大家电的,他们更愿意把钱存着。
黄向阳说道:“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一家人果然约了时间去商场看家电,然后发现何止是降价了,简直是一周一个价,上一周还标价3000,下一周牌子上就写了2950,还送一个手电筒。
降价是有原因的,两方竞争,一方是国产家电,一方是进口品牌,进口的质量更高,价格更低,使本土品牌在市场上节节败退。外来品牌来势汹汹,誓要整个大陆市场收入囊中,难道就将其拱手相让?于是双方从去年开始,就在商场上开始了惨烈的厮杀,最明显的就是价格战。
我各方面都比不过你,但是我的性价比一定要高于你,你来我往的不断降价下,于是原来不太买的起的家电,咬咬牙也买的起了,销量自然节节攀登。
黄婷婷都带着祝霜降去买了两个落地扇回来,在填送货上门地址时,祝霜降指着一台电视机:“黄老师,这台电视和福利院的一样。”
福利院那台电视可是五年前的,现在外面居然还在卖相同型号的?这更新换代也太慢了,后世家电更迭的就像快消品一样,而且算一下通货膨胀,现在的工业品也太贵了!
黄婷婷抬头看了一眼,接着又看了一眼,简直被它上面写着的价格吓到了,“两千二,降价这么多?院里那台买的时候,听说要四千呢?”
祝霜降无语,半响后说道:“都那么多年了,降的不算多吧。”
“怎么不算?差一千八呢!别的物价都涨了,就它跌,算起来还不止一千八。”黄婷婷觉得自己出息了,每个月五百出头的工资,居然觉得电视机便宜了。
“以后会更低的。”祝霜降说道。
导购笑着反驳道:“小妹妹,已经是最低了,不会再有比现在还划算的价格了。”还劝黄婷婷买一台回去。
“我哥哥嫂子也在商场里逛呢,我给家里添两台风扇就行了。”
等临近开学,黄家不止换了最新型号的电视,添了两台风扇,还搬了一台188L的双开两门冰箱回来。
一算价格,全部加起来花了六千出头,还送了两个配电池的手电筒,另外有个抽奖抽到的烧水壶。
一家人都很满意,黄爷爷说道:“要是在两年前,这些家电怎么也要花上上万块,买的值了。”
冰箱刚插上电,黄奶奶就拍死了养在盆里的鱼,套着袋子将它装好放在冰箱里,“我试试它好不好用。”
祝霜降:“……”其实试试冰箱好不好用,并不需要如此凶残的方式。
家里本来就有风扇,黄向阳和庄希除了周末并不过来住,新买的风扇一台放在黄婷婷房里,一台放在祝霜降房里。
黄婷婷还有些可惜:“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要是早两个月降价就好了,或者太阳再晒几个月,让我们多用下新风扇。”
祝霜降:“……那也没必要,接下来还是挺热的。”
“可是江东附中是住校的,你之后就周末回家住,能用几天?”
那趁着时间还有,多打开吹吹。
黄婷婷帮着整理冰箱,拿出了黄嘉树踩着凳子塞进去的饼干,对着他说道:“饼干放外面就行了,不然受潮就不好吃了。”又拿出了他的零食,“这些也不能放进去。”
黄嘉树生气,这是全家人的冰箱,为什么他不能用?祝霜降道:“你的牛奶可以放进去,想喝的时候再加热。”
事态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黄婷婷又想做几个防尘罩,没想到她妈妈的动作比她快多了,缝纫机踩得飞快,不止两台风扇的防尘罩做好了,还带着松紧带,连电视机和冰箱的都做好了。
将蕾丝布盖在电视上,上面放了个帆船摆件,冰箱上则摆了一篮子桔子皮叠的干花,是原来放在饭桌上的。
换了新家电带来的喜悦持续了好多天,更不用说远在瞿塘峡的男朋友寄了一大堆特产过来。黄婷婷带着祝霜降去学校报到时,脸上还挂着明媚的笑容。祝霜降很想提醒她:黄老师,你还记得吗,我开学了,等于你也开学了。
黄婷婷原来是不记得的,但是开学这两个词一次次的,从身边家长们的口中说出来,她就想起来了。
哦,我好像也要读书的。
祝霜降看的心疼,不由安慰她:“没事的黄老师,再坚持一年,写完毕业论文,你就能拿到本科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