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4/5页)
周南琴见过不愿意报的,没想到还有问最多能报几个的?她说道:“我们的社团活动是每周三下午,时间为两节课,期中期末考试那周会暂停,所以一般只能报一个。”
老师又对全班申明,社团部分外语类和体艺类要承担接待领导、可能有的外宾,表演节目的重任。体艺类需要有唱歌跳舞器乐类的基础,能够进行快速的排练。没有,建议选其他项目,否则事倍功半,还选不上。
接着周南琴又在祝霜降的单子上划掉了一大片,如钩针编织、街舞、花样轮滑,国际时政,社会观察等等等等,只留下寥寥无几。
周南琴看着祝霜降,说道:“剩下的都可以选。”
唉,就知道那些听上去高大上的是来凑数的。祝霜降选了外语类的法语,心想多练练口语也是好的。柏衡跟她选了一样的,其实他进行法语阅读已经没问题了,但是在口语交流这方面,是不如华语的。
而他华语交流的水平,也像是来凑数的。
另外一边,数学组的王老师通知祝霜降和柏衡免试进了奥数队,“你们都是本校的,除了周六一整天,每天晚上的晚自习,我也会给你们上课,不上课会提前通知,另外会给你们布置作业的。”
“至于周日,我们要劳逸结合,那一天好好休息。”
周日是返校日,晚上是要进行晚自习的,要是某门课的老师有要求,还会要学生提前到校上课。
黄家人听了祝霜降学校的安排,黄奶奶看着她的作息表,不太赞同道:“早上七点宿舍楼就要锁门,不是六点半就得起床?晚上九点下晚自习,十点熄灯睡觉,这学习也太辛苦了。”
“学习哪有不辛苦的!你看看初三的孩子,还要早半个小时起床呢?”黄爷爷说道:“就是这个体育课太少了,一周只有一节,怎么也要一天一节才行。”
“你儿子女儿上学时都没有一天一节的体育课!”说着黄奶奶问祝霜降:“学习辛苦吗?”
啊?祝霜降摇头:“不辛苦,跟以前差不多。”
“……你觉得不辛苦就行。”
祝霜降开始了在学校的生活,跟同宿舍不太习惯,晚上哭着想妈妈的舍友不同,她倒是觉得这里的规定比在福利院宽松太多了,只要遵守时间,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集体行动。
时间渐渐过去,很快迎来了月考,江东附中对月考的看重并不比期中考试低,每个班只留一半的考生,另外一些安排到大教室、演讲厅,还有实验室?进行考试。
据在实验室的考生描述,左边摆着显微镜,右边有着水龙头,中间台子还架着试管,一进去就知道非常的不一般,连桌子都是蓝色的。
考完后大家相互对着答案,说的眉飞色舞。
但在地理考试后,很多同学都破防了,考完后纷纷问大家:“京九铁路是什么?它到底经过哪些省市啊,为什么这道题课本上没有,题目的分数还这么高?!”
大家都表示这不合理,自然是由地理老师来对为大家解惑的,这条铁路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一号工程,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是我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中规划的一纵。
它在今年九月一号全线开通运营。
地理老师侃侃而谈:“我们要紧跟实时,与时俱进。”
但是不管它的重要性多高,同学们都只觉得这道题书上没有,课上也没讲过,它是不合理的。
其实书上是有相关问题的,但是课本上的内容还停在规划阶段,内容也不详尽,地理老师相信这在之后会是重要考点,但目前的确不是。他无可奈何的说道:“同学们说的有道理,但是祝霜降同学怎么就回答出来了呢?”
“我当时监考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祝同学不止答出来了,还答对了,她行,你们就不行?”
同学们安静了下来,不再说话。
其实祝霜降对这种课本一时跟不上时代的情况很熟悉,上辈子读书时期,有的知识点背到一半,会接到老师通知:这个不用学了,过时了。
但是京九线不同,它的重要性祝霜降还是知道的,它起点首都西站,终点香江九龙,两头富,中间穷,过大山、绕大弯,途经九省九十八个市县,一百七十七个站点,中间大部分是老少边穷的地区。
很多贫困地区的人,第一次走出家乡,就是通过这条铁路。
“所以我们地理和祝霜降就拉开了五分。”一个男生说道。
“不知道其他科目她考的怎么样?”
祝霜降擦汗,同学们真是有竞争思维,而且大家的好学之心,也比她在小学时的同学强上太多了。
因为物化生还没有接触,所以并不纳入首次月考范围,等到了成绩出来时,各个科目的老师,不管教不教四班,都认识了祝霜降,包括其他年级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