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3/5页)

祝霜降交了需要的材料,等拿到新的户口簿和身份证,时间都过去半个月了。

宿舍里,伍宴静在去外国的孔子学校当老师和考公务员之间,选择了考公务员。

“如果当孔子学校的老师,就要去非洲和南美洲了,争取一下也只能去越南。”

“阿美莉卡和欧洲的名额,早就被人占满了。”伍宴静继续说道:“除了越南,我对那些国家的了解都在纸面上,我爸妈不太放心,我也挺害怕的。”

她耸了耸肩道:“既然这样,我还是留在家里吧。”

不过她报名参加了北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在三月到四月期间,将会和其他协会的同学一起,前往贫困县进行支教,在教学的同时赠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

像这种活动,在出发之前,一般会进行募捐的,祝霜降听了之后就说道:“我捐一部分钱吧。”

伍宴静大喜,就听她继续道:“但是我要看到钱款去向哦。”

“放心吧,我们都是去批发市场,选性价比最高的买,而且会开发票。”

从民族大学回来的李丽娜听了她们的话,说道:“那我也捐一部分。”

去志愿者协会交了钱,该活动的发起者对着她们连连感谢,“两位学姐起码解决了我们一半的资金问题,剩下的筹款我们就轻松多了。”

祝霜降问李丽娜:“民族大学的活动怎么样?”

“还没结束,你要去玩吗?”

祝霜降有些心动:“去看看。”

舍友们都跟着一块去了。

民族大学举办了一系列和藏族有关的活动,包括藏族民俗趣味运动会、大型文艺晚会和文化展,是多个组织机构联合举办的。

文艺晚会昨天就结束了,但是其他活动还在进行中。

文化展中不会看到某些恐怖又血腥的东西吧,比如人皮唐卡和嘎巴拉碗什么的,祝霜降心有惴惴。

不过她担心的事并没有出现,唐卡有,但是在动物皮革上制成的,另外还有佛像,配饰,铜器,玉印,档案文书等等。

还搭了一个藏族生活方式的展馆,里面以红黄二色为主,看着里面豪华的搭配,祝霜降感叹:“这肯定不是一般的家庭。”

“你看桌上摆的法铃、念珠和噶乌,这搭的应该是喇嘛家。”

李丽娜给她们当起了讲解,某些东西,如果没有专门的解释,都只是看个新奇而已。不过大家也不闲着,时不时的发出一两声‘啊’、‘哦’语气词,给李丽娜提供情绪价值。

文化馆中展品最多的,就是‘历史变迁’那一部分了,通过各个时期的文物,印证西藏和中央始终如一的隶属关系,甚至还有清朝皇帝册封达lai喇嘛的文书。

“首都要建西藏文化博物馆,正在征集筹建文物,”李丽娜指着其中一个展品说道:“这是我家捐献的。”

“暂时先摆放在这里,等首都西藏文化博物馆建设开馆,再送到那里去。”

大家顿时发出了更为敬仰的声音。

李丽娜:“……它在所有展品里,非常普通。”

秦雅说道:“怎么能这么说?谁家能拿出文物来捐献?”

“普通人家也没有文物。”

祝霜降的实践活动选择了去华国扶贫基金会担任志愿者,华国扶贫基金旗下有很多项目,各个项目对志愿者的要求不同,她主要对标关于留守儿童的‘童伴计划’。

童伴计划自从2002年开展以来,截止目前,已经帮助了四万多名留守儿童,在各地建了超过三十所学校。它的资金来源有上级拨款和外界捐助,外界捐助的最大一笔是项目的发起人熊猫侠。

祝霜降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检查寄到他们所在站点的包裹和来信,重新整理后再交给最后一环,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每个星期到岗两天,她要在这里工作到五月份。但是祝霜降知道,这是志愿者活动里较为轻松的一环了。

听伍宴静在电话里说,她去的那个乡,学校外面连水泥路都没有,里面也只铺了石子,一下雨去哪都是泥,深一脚、浅一脚,根本没有干净的时候。学校里没有不破旧的东西,连电灯都快坏了,还是他们过去才换了新的。

“也不知道今年的世界杯,会不会再出现一个熊猫侠?”坐在祝霜降对面,检查着信封的一个志愿者,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因为那个熊猫侠,‘童伴计划’好多人跟着捐款,听说接下来要把项目蔓延到更西边的省市,我们基金会已经邀请那边的大学去乡村调研了。”

听他们夸熊猫侠,祝霜降有些羞涩,又在心底涌现出了一股隐秘的欢喜,对那些受到帮助的留守儿童来说,她在其中,也算是出了一些绵薄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