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机会(第6/10页)

比如说陈先生唯一的一位外国学生,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不仅担任教授,甚至还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员。那可是佐野康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是听那边任教的霓虹学者说,因为是陈先生的学生,所以罗伯特教授才会如此迅速的成为教授,以及担任高等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或许再过上几年时间,罗伯特教授就能担任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至于回到华国的那些学生,每一个都是被学校供着的存在。如果这群学生里,有一个学生被陈先生看上,带回临江大学。那么那位学生读完博士回到京都大学,相信京都大学会很乐意直接给他们一个教授的职位,甚至要不了几年,就能够成为霓虹国首屈一指的数学家。

能够考上京都大学的学生都不是笨蛋,他们能够跟着陈先生学习多年,即便是学习到一些皮毛,那就已经足够他们成为首屈一指的数学大师了。

佐野康介看了一眼下面的学生,“你们可以再想想。”

说着,他转身离开。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他随手抽出一本学术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陈先生又在上面发表了一篇关于泛函分析的内容。让人不由得感慨,这篇论文几乎是指引泛函分析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他拿着学术期刊细细品读。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陈先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于数学的掌控,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范畴了吧。不愧是数学上帝,即便是森重文教授也只能仰望陈先生,谁都能看出来,陈先生就是把数学四大顶刊当成是论坛或者是群聊之类的聊天软件,正在不停的往里面灌水。但四大顶刊却不得不刊登这些论文,因为质量实在是太高,思想实在是太过深邃。

很多东西虽然一眼看过去,确实能看出来陈先生就是在灌水,但深邃迷人的思想需要佐野康介琢磨许久的时间。

他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他现在还是研究生,无论如何他都会前往临江大学,请求陈先生收下他当博士生。哪怕只是学到这位数学上帝的一些皮毛,已经足够他使用一辈子。可惜,他现在马上就要博士生毕业了。他没有王成教授那样的勇气,在波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跟着陈教授去普林斯顿大学重新攻读博士学位。当然,这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他没有王成教授的运气。

王成教授在波恩大学的时候,他的博士生导师恰好认识陈先生。至于他们霓虹国,因为是半封闭的学术圈。事实上,除了最顶尖那批大师级的学者,认识陈先生的人很少。甚至于,那些顶尖大师级的学者也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才认识的陈先生。

或许对于陈先生最熟悉的也只有森重文教授,两人都是国际数学联盟的常人理事会成员,陈先生是常任副会长,森重文教授是常任委员,偶尔有些会议召开,陈先生因为在华国的关系,会和国际数学联盟的人进行视频会议。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是待在华国不想动,别说是离开华国,离开临江他都不是很想。

这次能够邀请到陈先生,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为此,京都大学已经做好了许多的准备。这可是数学上帝,是数学上超越了所有人的存在。他们非常重视陈先生来到京都大学,即便是京都市的市长也非常的重视,这可是超越爱因斯坦,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作为外国籍的学者到访京都,那是他们的荣幸,怎么可能不重视。

虽然霓虹国有不少诺奖得主,但说实话,和陈先生一比,什么都不是。陈先生虽然只获得过一次诺奖,但强电统一理论是物理学上最完美的理论。仅仅凭借这一点,他就足够成为现代物理学第一人,乃至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更何况还有陈-规范场论以及陈-杨-米尔斯方程式,几乎改变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的格局。

佐野康介深吸一口气,继续看着论文,实在是过于深奥。他在四大顶刊上看见的论文,只有陈先生的论文有这么深奥,之前还能看懂,但是最近这两年的时间。不对,尤其是在06年和今年,陈先生的论文越发的深邃。他需要思考好几天的时间,有时候还会思考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揣摩陈先生论文中的思想。

完美的数学公式以及深邃的思想,陈先生无愧于当代数学界的第一人,超越了所有数学大师的数学上帝。仿佛,就是为了数学而生一般。

佐野康介揉了揉眉头,还是太为难了吗?可恶,陈先生的论文实在是太难懂了。他已经卡在这里好几天,一直没有揣摩透,拿着笔他开始计算起来,这里究竟应该如何呢?他始终想象不出来,陈先生是如何算出下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