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精益求精(第6/6页)

说起陈冉教授,怀尔斯教授总是滔滔不绝,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我们,他和陈教授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他们的确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为此,他非常的开心。因为他有很多问题想要询问陈教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陈教授最近没有举办任何的学术报告会。似乎,陈教授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

“或许对他来说,数学实在是太过简单的缘故,所以他现在对于数学没有任何的兴趣。就我所知,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计算材料学原理确实非常的厉害,他在计算化学上开创了更多的东西,做出了巨大的突破。当然能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陈教授或许已经忘记,他似乎是一位数学大师。虽然他的主攻方向是数学物理,但他应该要多做出一些关于数学的成果才对。我很久没有看见更多的新成果,我想要批评一下陈教授,每一次投稿的论文,你似乎都在水。我们必须承认,哪怕你在水论文,但依旧超越了我们所有人。是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我的意思是,你已经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今后,再也没有获得诺奖的机会。”

“以及,你的引力量子化理论非常漂亮,是非常完美的物理学理论,至少在数学逻辑上而言,是非常完美的。但那是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所以陈教授,你什么时候继续做数学上的课题?黎曼假设或者是N-S方程会有吗?”】

离谱,实在是太离谱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怀尔斯教授都已经到在电视上催促他做数学课题的程度。

【2006年,陈教授成功当选,华国科学院院士。是目前我国所有科学院院士中年龄最小的。

费广涛(京城大学数学系主任,京城大学数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提起陈教授,费主任的语气似乎并不是很好。

“陈教授啊。”费主任同样是华国科学院的院士,当初提名陈教授成为华国科学院院士时,是费主任交上去的。

费主任一脸心痛的说道,“陈冉可是我们京大的知名校友,也不知道临江大学究竟许诺了什么好处,居然跑去临江大学。陈教授不地道啊,你去临江大学就算了,还把你学生也一起挖过去,这是不给我们留活路啊。陈教授,我在这里严正声明一下,今后别想进我们京城大学,我说的!谁来都不好使!”

“陈教授也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学生,当年京城大学有没有想过,在京城大学读书的少年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成为数学大师?”

主持人的提问让一脸心痛的费主任严肃起来,他沉吟着说道,“事实上,我和陈教授之前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我也听说很多教授提起过,他的确是很好的数学苗子。我以前一直认为,好的数学苗子总归是苗子,能不能开花发芽还不确定。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陈教授的天赋实在是太强了。不过,这早就有预料了。我是在他解开新梅森猜想之后知道他名字的,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已经传遍了我们整个京城大学。只是,因为他前往曼彻斯特大学与康斯坦丁教授合作项目,一直没能够见到。”

“第一次见到陈教授的时候,是在华国数学会。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讲席教授。无数人都想要和他攀谈,他刚解开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我们都认为,他或许会老实的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研究代数上的问题。没想到,他直接解开了霍奇猜想。陈-霍奇理论实在是一个奇迹,更别说他在华国举办的拉马努金奖颁奖典礼之后做出的陈-杨-米尔斯方程式。之所以2003年被称之为陈冉奇迹年就是因为他在半年的时间内,解开三道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那么在您看来,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很有天赋,并且懂的运用天赋,还非常努力的人。”费广涛苦笑着说道,“这个世界上,有天赋的人比比皆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有天赋,还比你更努力。我所知道的一个事情是陈教授在做出三道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以及强电统一理论之后,他甚至还专门跑去哈佛大学学习,就是为了解开P与N/P猜想。事实上,陈教授的学术成果已经足够强悍。不管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他都会是国宝级的学者。更遑论,我们这些老人,哪怕只有他其中一个学术成果,就能够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但陈教授似乎并没有这种想法,他对于学术的精益求精,是我们任何人都比拟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