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5页)

“小公子折煞奴才了,那小公子您先用,奴才退下了。”

“好好好,小路子公公再见。”

点心有好多,甜的咸的酥皮糯的,许多福听到班里同学咽口水,不由豪气挥手,“你们要不要吃?都来吃吧,可好吃了。”

“可以吗?”、“谢谢了多福。”、“来了来了。”

李昂手里也被塞了一块。

几人大快朵颐,嘴里塞得满满的,有同学突然想起来:“大殿规矩不能饮食——”

所有人鼓着腮帮子嚼嚼嚼:!

许多福嘴里一口奶茶鼓成小松鼠,瞪大了眼,努力咽下去,犹豫了下说:“没事,胡太傅没在,现在吃都吃了,要是被发现的话我来背锅。”学渣破罐子破摔。

“吃吧吃吧。”摆烂。

大家看许多福如此,便继续吃起来,本来有点战战兢兢,但因为甜食太好吃了,没一会又放松起来。许多福也是,果然甜食能让人心情愉快,今天皇帝爹招待什么客人,能用贵客二字,肯定不是普通大臣。

所以说,当学习无力时,除了学习什么事都能发散想一想。

宣政殿偏殿。

宁武帝和严宁聊了一个多时辰,兴致未减。宁武帝是话不多,那是小时候养的习惯,还有遭遇阅历使然,当然现在身居高位,除了九千岁没人敢自然坦荡没拘束同宁武帝闲聊。

最最最关键是,宁武帝天生聪慧,想法独特,其他人聊不到一起,只会吓得愣住、战战兢兢、跪地请罪‘臣无能’、‘臣罪该万死’。

哪还有什么聊兴。

严宁不一样,严宁是严太师的次子。申时入宫拜见圣上,宁武帝坐在龙椅上,叫起,严宁立在一侧,神色平和还带着微微笑意,观其亲切。

“多年未见,圣上龙体康健,家父泉下有知定然欣慰。”

仲珵也想老师了,“论起来,朕要唤你一声二师兄。”

“圣上,那该唤草民大师兄。”严宁说完,一笑,不卖关子:“父亲在时,说家中大哥性情移到了旁的,在外别说是他的关门弟子,草民勉强入了父亲的眼。”

自嘲打趣又损了大哥。

但严宁目光澄净,语气莞尔,能看出来,严宁同他大哥关系一定很好,而又把‘家丑’说到圣上面前,好似圣上也不是外人,是亲近的。

“那朕便是小师弟。”仲珵接话,而后也笑了起来,目光平和有些怀念,他的老师待他亲厚如儿子一般,当年要不是老师凭借名声,殿前力保,包括后来封王去往藩地,也是老师在其中出过力。

巫州那会人人都瞧不起,确实地处偏僻,但老师良苦用心。

仲珵玩笑过,又皱了下眉,似是思考什么。严宁就在底下立着静等。过了一会,宁武帝说:“朕其实有一子,名唤许多福,是东厂督主许小满的义子。”

天下皆知,圣上登基四年,后宫空悬一直不肯选秀立后。

如今说有个儿子,还是大名鼎鼎东厂督主许小满的义子。

殿内肃静。

伺候的太监都在外头,只有二人。严宁乍一听闻哑然,但紧跟着圣上又说:“多福会是大盛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这不亚于平地起惊雷了。

宁武帝说完,一直盯着严宁,目光压迫,但凡严宁流露出一些厌恶或是旁的情绪,宁武帝便立即差人送严宁离宫。

殿内与刚才融洽叙旧的氛围截然相反。

“草民懂了,圣上如此看重草民,草民定当尽心竭力教导多福。”严宁先是作揖行礼,而后晒然一笑,很是轻松说:“草民接到召信,心里还有些惶恐未定,现在安心了。”

做教书先生,他行的。若是在朝为官,十多年了,怕无法胜任。

仲珵看着严宁,审视探究不过一瞬,“他年岁还小,当时小满随着朕出征,他便养在军营,一路上一些村府中,启蒙晚。”

“敢问圣上,现如今多福启蒙几年?谁人在教?”

然后两人就聊了起来,都是些‘育儿经’,聊得兴头,还去偏殿下了棋,严宁棋艺很不错,仲珵难得遇到对手也很尽兴,杀的严宁片甲不留,再来一盘。

一边下棋一边聊孩子。

严宁说胡太傅是个好老师,他听父亲说过,胡太傅虽是为人严肃苛刻一些但文章很是详实,学富五车。

仲珵就说胡太傅对小满有偏见。

严宁就说人心装在肚皮之中,哪有什么人都能人人夸赞喜欢的,再者说了君子论迹不论心,胡太傅对许大人有偏见,可是伤着许大人了?

这自然是没有。

仲珵脸黑了下,到底是说:伤着多福了。于是把多福辩论不过跑出去淋雨这事说了。

严宁:……大概知道未来学生水平了。

可能听出来圣上说自家孩子糗事有些面子无光,严宁也很自然的爆出自家孩子的糗事。那就是严宁虽然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但是三个孩子都不爱正统学问,喜欢琢磨一些旁的。